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试内容如下:
1、教育学
包括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方法等。考察教师对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家思想和教育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育心理学,主要考察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了解,以及对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教育法律法规
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等。考察教师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3、教学设计与评价
主要考察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等。教育信息技术,考察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了解,以及对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考教师资格证的注意事项:
1、考试大纲
详细了解考试大纲,了解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考试时间和地点,提前了解考试时间和考点地点,合理安排行程,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2、考试报名
按照招考公告的要求,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注意报名时间,避免错过报名截止日期。考试准备,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复习方法和技巧。可以参加培训班、自主学习、解析真题等方式提高备考水平。
3、考试规则
了解考试的规则和要求,熟悉考场纪律。在考试过程中遵守考试规则,不得作弊或违规行为。考试心态,保持良好的考试心态,保持自信和冷静。遇到难题时不要慌张,可以先跳过,待后续解答后再回过头来解答。
教资科一是《综合素质》。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也就是考试时第一个要考的科目《综合素质》,同理,科目二就是第二个要考的科目,如小学科目二就是《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这个科目顺序就是我们考全科时的科目考试顺序。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综合素质》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写作等基本能力。
具体考试科目: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小学教资科目一考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
1、教师职业理念:(三个观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教育观(即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两独一发”: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观(现代新型教师观/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践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