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也发现了,而且版次混乱。几乎每年都要出一版。考题考的内容,书里有时竟然没有,比如我看的2017用书,结果2018年的3月有个简答题,书上完全没有。不过后来买了山香的,发现也没有那个知识点。我就放心了
书的内容大体都差不多,只要是统考的教材即可,官方没有指定教材,建议您优先选择教育出版社的书,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考试科目: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2科):《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2科):《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3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3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对应教育部课程标准中相应层次学校课程。按教育部考试中心总体部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13个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
粉笔!!!在中公99的科目一科目二和粉笔39的科目一科目二中,我果断下单了粉笔。但是粉笔教资没有科目三啊,于是科三我花了59买的中公。首先讲讲,科一科二用的粉笔,印刷好、条理清晰、排版也不过于紧凑,反正对于这种繁冗的内容,字数紧凑的我就是觉得心理上接受不了。然后我顺利考过了科目一二。嗯,对了,买书还送半年app会员,可以免费看每天早晨老师的科目一,以及傍晚的科目二精讲。我看过两节科目一,两节科目二。科目一的内容本身比较有趣,会讲各种知识点,就还行。科目二的老师虽然比较啰哩巴嗦,爱巴拉中间讲并不好笑的段子,但是讲知识的时候还是很到位的,反正二倍速看回放,能看到她讲的知识点都是干货。给我的感觉就是,粉笔对于科目二的考点把握得很好。好的,现在来吐槽一下中公的科目三,封面很经典,一看就是它家的书,前面的学科知识讲了跟没讲一样,我怀疑买的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是用来提高我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反正我只要从语文层次了解这句话这段内容呗,不需要从物理层次来理解这些定义和知识点。排书没有任何逻辑,甚至连个最简单的解释和示例都没有。那既然我还要再看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我买这个书干嘛呢?后面的教学能力,模板什么的我也可以自己百度找到。我买它吃泡面垫桌子吗?然后我生气的去看评论,有人说扫码看视频还要另外收费,客服也解释了,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不一样的,要付费很正常,好嘛~很有道理的样子呢~不过我不太看这种类型的网课视频,反正我觉得看老师们上传的面向学生的视频,他们讲的更通俗易懂。唉,不过粉笔科目三不全。顺便附上中公的资料以及我自己搜到的别人的分享所以,如果是这样的话,为啥要花钱买它的教资材料。
粉笔,因为价格实惠。简单来说,粉笔的优点就是价格低,线上教学,不受限于地区,空间;缺点就是老师难以起到督促作用,互动和交流少;粉笔的线上教学的确价格低也很方便,但是因为看的人很多,老师很难和每一个学生沟通,教学本就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但是在粉笔这个过程却是单向的。公考的基础最开始我是先在网上搜了一下,各种干货总结和推荐都有,看的人眼花缭乱的。顺手保存了一些看起来比较干货的资料之后,我就觉得还是需要跟着基础书全面学习,因为这些分享的资料都比较零碎,适合有了基础之后再看。扩展资料粉笔《申论的规矩》和董盈辰的网课,确实很适合入门。参考书我主要是详细了解了一下申论的题型,作答的基础技巧,例题都是一些很经典的题型,解题步骤和思路写的都很清晰,不过看完还是有很多不理解的。为了进一步学好申论基础,她讲课比较有趣,相比看书更容易集中精神学习。内容上比较有侧重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就是带过,重难点的技巧讲的比较详细。一般都会选择晚上下班后听课,能专注记一些写作技巧,每次听完课都能记很多笔记,收获多多。整套课听完,再看申论材料和题目思路就有了,不过动笔写的时候成绩还是比较差,很多技巧都没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