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不同于中小学教师资格。成为大学老师不需要获取教师资格。但是前提是要在某高校任职;其次,要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或以上水平);最后,要通过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考试。高校教师资格考试不属于统考。与中小学教师相同的是,高校教师分为在编教师和非编制教师。
应聘大学教师不需要教师资格证。因为一般来说高校教师资格证不对社会开放,只有在职大学教师可以报考,刚毕业的研究生也没有机会考高校教师资格证,当大学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名校高学历现在一般都是要985的博士,因为科研论文很强。在去报名申请大学教师资格证之前,必须取得普通话资格证书(教师这个职业一般都是必须过普通话二甲),然后到户籍所在地的教育局去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考取教师资格证,点击蓝字咨询机构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为教育学课程和心理学课程,在考试前好好复习,这两门的考试成绩达到六十分就算是合格了。在成绩合格后。就需要去申请教师资格证了。申请前需要准备自己的教育学课程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成绩单,普通话合格证书,本人的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在户籍所在地的教育局官网上面下载的“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和“教师资格证认定表”。将资料准备齐全,拿到自己户口所在地的教育局去审核,在审核完成后的一周之内,会有短信通知你,去指定医院体检。在体检后就会参加面试,面试是一个小小的模拟讲课,讲的就是你所申请任教的科目的试讲,面试合格后,一个月之内教育局就会通知你去拿自己的教师资格证了。考取教师资格证,点击蓝字咨询机构
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网上报名流程》,考生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地点选择为:考生应选择户籍、居住证申领地或学籍所在地市所辖的考区,港澳台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试考区。具体考试地点以考生下载的准考证上的地址为准。也就是说,考生报名选择的考试地点至少应该满足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居住证申领地、学籍所在地三项条件之一。跟以往相比,2019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部分信息填报发生了变化,比较大的改变是取消了人事关系的采集,多了“居住证”申领所在地等信息的采集。教师资格证,先笔试报名,再笔试考试,接着面试报名、面试考试、取得考试合格证明、网上申请认定、现场确认、提交材料、通过认定、领取证书。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证,必须要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笔试、面试和教师资格认定。其中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有效期要根据自己省份的规定,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获得教师资格,并不一定能够担任教师,能否担任教师还需要教育部门是否招聘录用,但未获得教师资格的,教育部门基本都是不会招聘录用。
大三上学期就可以自己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了,十月底考试,大三下学期和大四期间都是可以报考的,一年两次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设定的教师资格考试。2012年之前,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主要针对非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师范专业学校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2012年后,教师资格考试纳入统考试点和省考相结合的模式。到2018年除了新疆,内蒙古,西藏三个地区外其他省份全部纳入了教师资格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地方教育考试院主考。主要针对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生。考生应在户籍、学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市州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及其毕业前一年级学生,以及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可凭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