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如下: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具体的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如下: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户籍或人事关系在参加考试省份(二者之一在即可)的社会考生,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市报考。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考试。以下再给你规划一下考试重点一《综合素质》部分1,、教师职业理念(笔试和面试均会考到)2、教育法律法规(笔试考试内容较多)3、教师职业道德(重点部分,材料分析题经常考的)4、文化素养(基本常识,会考一些选择题)5、基本能力(会考选择题,考察教师的逻辑阅读,写作能力,其中写作能力是重点部分)因为笔试的考试写作占比是最大的。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2、课程教学论。3、教学概述,教学过程,教学改革观点与趋势(会渗透新课标来考察)所以重点理解4、心理发展,心理辅导,心理活动等。以上为公共科目的考试重点
一、考试目标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二)学生指导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多面、协调发展。(三)班级管理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四)学科知识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了解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能够针对小学生综合学习的要求,适当整合小学有关学科内容,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五)教学设计了解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了解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了解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掌握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能够依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六)教学实施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了解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和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七)教学评价了解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了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以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能够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恰当评价。三、试卷结构模 块比例题型:教育基础20%单项选择题、简 答 题、学生指导、班级管理30%单项选择题、简 答 题、材料分析题、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50%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合 计100%单 项 选 择 题 : 约27%、非 选 择 题 : 约73%
惠御优学在线教育来回答下教师资格证有哪些必考点?教师职业素养有哪些?1、道德素养(1)思想素养包括:①科学的世界;②积极的人生观;③崇高的职业理想(2)政治素养包括:①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②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③教师应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的奋斗方向(3)职业道德素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国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规定,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中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习。2、知识素养(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能力素养(1)基础能力素养: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言语能力素养(口语、体语能力素养)(2)职业能力素养:教学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施教能力)、育人能力素养(心理沟通能力、行为辅导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5、身体素养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德育原则有哪些?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7、长善救失原则8、灵活施教原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教学原则有哪些?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量力性原则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但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建立新型的师生观2、树立教师威信3、善于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1、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2、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考点01中国著名科学家及科学成就【《甘石星经》】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黄帝内经》】西汉,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张衡】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和地动仪,比西欧人早1000年。【《神农本草经》】东汉时期出现,是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张仲景】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对四诊法进行了论述,他被称为“医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建立起了完整的养生学体系。【孙思邈】唐朝时期,“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李时珍】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造纸术】我国西汉时即已发明造纸术,东汉时蔡伦又加以改进,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印刷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的活字是胶泥,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至朝鲜,此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火药】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的《丹经》,称做硫黄伏火法。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被广泛应用。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传人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l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袁隆平】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计算机】1983年12年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上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神舟飞船】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2008年9月,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活动;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并与我国首个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共同成功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考点02外国著名科学家及科学成就【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瓦特】英国发明家,于l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说》。【爱迪生】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包括电灯、留声机在内的l000多项发明,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伦琴】发现了X射线,为他赢得了巨大的荣誉。【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富尔顿】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在1807年制成了蒸汽汽船。【贝尔】美国发明家贝尔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