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有两科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国家统一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五个层级,其中幼儿园、小学、中职这三个学段考两门,这三个学段不涉及专业知识的考察;初中、高中要多考一门专业知识。3、根据规定,只有笔试和面试都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单科成绩是保留两年的。4、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制定各科考试大纲。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是考生学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第一章、教育观
考点1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2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考点3 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
(1)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4)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考点4 现阶段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偏差
(1)认为搞音体美活动,开设兴趣班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2)认为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
(3)将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划等号。
(4)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否定现行教育,把素质教育当成“灵丹妙药”。
(5)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第二章、学生观
考点1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
考点2 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考点3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1)顺序性——循序渐进。
(2)阶段性——适应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
(3)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
(4)互补性——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第三章、教师观
考点1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考点2 新课程下的教师行为观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考点3 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主体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考点4 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
(1)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
(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
(3)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反思和研究的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内容为两个科目即《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两个科目考试的具体内容可以到中国教育考试网下载考试大纲。
两个科目考试的具体内容为:
一、《综合素质》考试内容
(一)职业理念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二)教育法律法规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学生权利保护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
(四)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五)基本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仅摘选前三项)
(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二)学生指导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三)班级管理
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四)学科知识
1、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了解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
(五)教学设计
1、了解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
2、了解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
(六)教学实施
1、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2、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
3、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
(七)教学评价
1、了解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
2、了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以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能够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恰当评价。
扩展资料:
一、《综合素质》试卷结构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结构
三、教师资格证网上报名流程
(一)注册个人基本信息
注册须填写真实姓名,证件类型及证件号码。按要求填写本人的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登录密码、电子邮箱等联络信息。
(二)诚信考试承诺
新注册的用户必须先阅读考试承诺,先同意承诺的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三)阅读报考须知
(四)填报个人信息
填报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姓名、证件号码、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报考类别、学习形式、是否师范生、学校名称、是否大学在读、院系班级、最高学历、最高学位、电子邮箱、手机等信息。
(五)上传个人照片
考生上传的照片将打印在考生准考证和考场签到表上,并将在本网站保存以供使用成绩的高校核查。如使用不合格的照片,将无法通过资质初审。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201-《综合素质》(小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202-《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