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音乐试题

feion1992024-07-24  0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笔试考2门,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笔试考查《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的教师资格证笔试内容是不区分科目的,面试时会区分报考的学科。

教师资格证小学音乐考试内容:

小学音乐教师科目一主要考以下内容:

职业理念:占比15%;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法律法规:占比10%;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占比15%;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文化素养:占比12%;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基本能力:占比48%;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小学音乐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共有26小题。

1.单项选择题(20小题40分)。

2.简答题(3小题30分)。

3.材料分析题(2小题40分)。

4.教学设计题(选一道小题,40分)。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如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中等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小学音乐教资笔试考试内容:《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门。小学音乐教资面试考试内容: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音乐试讲题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弹唱题,一类是鉴赏题,还有就是指挥题。

音乐教师资格证考核目标如下:

1、音乐学科知识能力。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音乐学科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和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具备必要的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关注音乐学科最新发展报考。

2、音乐教学设计能力。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音乐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及成长需要,能够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音乐学科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3、音乐教学实施能力。热爱音乐教学工作,熟悉音乐课堂教学基本程序,具备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并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

4、音乐教学评价能力。具有正确的音乐教学评价观,了解评价基本方式与方法,能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善于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2020下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音乐《爱的祝愿》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生日快乐歌》音乐片段,师生共同聆听,并提问:这段音乐名字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抢答。(《生日快乐歌》;生日祝福)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名字是《生日快乐歌》,表达的了满满的生日祝福。生活中我们会收到很多祝福,比如生日、节日、纪念日等等,都传递着爱和美好的祝愿。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部小提琴独奏曲,一起来感受音乐中流淌的美好情感吧。顺势引入课题《爱的祝愿》。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初次播放作品,并提问:速度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不快不慢;美好)

教师总结:作品速度是中速稍慢的,音乐速度术语标记为小行板,带给我们恬静优美、意蕴绵长的感受。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动人的旋律,另一方面是由于小提琴本身的音色柔美,接近人声,演奏出的旋律带给人细腻的情感体验。

2.教师为学生介绍作品:《爱的祝愿》又译《情人的问候》,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本曲不仅是作者爱德华·埃尔加的代表作之一,而且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名篇。本曲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轻松而典雅,是极适用于舞会和沙龙等场合的音乐。

(三)深入赏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谱例,并思考:在旋律中有哪些装饰性记号?

学生自由回答。(倚音)

教师总结:记写在旋律音斜上方的倚音,演奏时快速向主要音划过去,加入装饰音丰富音乐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体会倚音效果,在聆听时画旋律线,并思考:作品一共分为几个部分?旋律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三部分;不断起伏)

教师总结:作品分为三个部分,旋律起伏较大,但小提琴本身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演奏出的音乐也会是连贯的。

3.教师引导学生以同桌两人为一组,分别播放三个部分的音乐,并讨论:三个部分各自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音乐播放完毕后,教师引导进行自由回答。(第一部分柔美、第二部分更深情、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柔美的旋律相似)

教师讲解:第一部分主题为E大调,4/4拍子,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柔美的旋律,恰似的绵绵的祝福之语;第二部分主题转为G大调,柔美的曲调更加深情,也仿佛透露一丝忧郁含蓄;第三部分在经过带有泛音色彩的华丽过门后,又再次出现第一部分的旋律,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全曲在第一部分主题的变奏形式下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浓烈祝福之语不断,逐渐变为喃喃私语,继续着祝愿和深情。

4.教师完整播放作品,学生跟随音频轻声哼唱,并思考:谱例中的旋律部分一共出现几次?是相同还是相似?

学生自由回答。(两次;相似)

教师鼓励并总结:同学们聆听得都很仔细,谱例中的音乐分别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出现两次,在第三部分出现时略微发生变化,加入了尾声,补充了作品,提升了情感抒发。

(四)巩固提高

教师完整播放作品,并以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10分钟时间跟随旋律自由进行体态律动,从律动中感受作品意境。

随后进行小组展示,教师鼓励并总结:《爱的祝愿》这部作品饱含深情,在聆听过程中不自觉令人人心生温暖的感受,同学们的律动幅度都较小,在第三部分,有些小组与第一部分动作相同,有些小组加入了一些互动的动作,同学们都表现出了音乐的温柔。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教师呼吁学生音乐可以传递情感,在音乐中尽情去畅想和感受。

作业:搜集作者其他优秀作品,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对于第二阶段学生,有什么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3~6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2.什么是倚音?具体分类是什么?

【参考答案】

记写在旋律音斜上方的小音符叫做倚音。倚音可以由一个音或数个音构成。可以在主要的音的前面,也可以在主要音的后面。倚音有单倚音与复倚音之分、前倚音与后倚音之分、短倚音与长倚音之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7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