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报名已结束,距离考试还有不到六十天,其中再抛去过年的时间,真正备考的时间已然是不多了,所以需要大家抓紧时间准备了,那么非师范零基础考生如何备考教师资格证呢?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笔试备考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和小学分为两科: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还需要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综合素质是所有同学必考科目 ,综合素质考察内容多且繁杂,难度系数不大。但是需要你认真备考,因为综合素质里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写作能力等,哪一项你不认真去记还真不行,像国家教育改革规划这种,平时不积累只能瞎蒙!
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里包含文化素养,考察你小学到大学的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语文、数学,比如考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谁是学渣学霸一测便知。
科目二也是每个学阶要考的,不同的是幼儿考的是保教知识与能力,侧重于游戏教学。小学考的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侧重于班级和学生管理。中学考的是教育知识与能力,侧重于学生心理发展和德育等。记住复习要有侧重哦!
学科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考察就更加考验专业水平了。这里有个最大的拦路虎—教学设计题(占65分)。这部分需要针对不同题型大量练习。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备考,首先明确:你准备用多长时间来备考?
6-8周是多数人选择的备考时间。那在此以8周为例来说明教育学复习计划的制定。
首先,制定学习计划一定要明确一个基本结构:总——分——总。第一个“总”是指一定是预留出3周的时间先将大纲规定的十二个章节全部通看 一遍。学习计划的大框架确定为:总(3周)——分(2周)——总(1周)。
其次,确定每一阶段具体的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根据大纲重难点将所有科目过一遍,这是将书读薄的过程,你要确定重难点,建议使用配套书籍。
第二阶段,刷题阶段。这一阶段需要针对不同专题和题型针对性刷题,总结题型,各个击破!
最后阶段,冲刺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首先是巩固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做模拟试卷和真题卷,考前模拟,同时查漏补缺。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资格证备考的相关分享,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技巧、考试详情等,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学习!
看真题、试卷题型,想清楚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去考,以便你更精准的去划重点,掌握得失分的关键点,知道如何快速高效地复习教资。
准备教资,一定要活学活用,最好看完一个知识点,就去刷题,你要清楚每个题型考的知识点,得分失分的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要死学
平时多刷题,提高正确率。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综合素质选择题90%都靠平时刷题,积累,你们可以选择去看一下试卷。所以平时练习也是重点
读题一定要划出关键词
比如你做选择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情景分析,不必太咬词嚼字,找关键词基本就可以看出它考的什么知识点,直接选就是了。
再比如你做材料分析题的时候,肯定觉得篇幅老长了,那等你读完,老师都要收卷了。一般材料文都是总分总的结构,你先看一遍问题,重点基本都在开头1、2段和最后1段。
复习过程中给自己定一个标准
给自己定个正确率。只要做过的题,看过的知识点,一定要写对,如果错了,都要摸清原因,针对性的练习。
准备错题本,提高复习效率
写上错的地方、正确答案、会写错的原因。如果某个知识点错的很多,建议你重新看一下。
注意时间分配,考场没有额外的涂答题卡时间,平时要做计时训练。
复习方法——四轮备考法
第一轮:基础知识轮,了解考试大纲,通读教材,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慢慢联想知识点,将它们串起来
第二轮:做题攻坚轮,重要考点多背背、做真题,最大的作用是攻克你在第一轮遇到的难题,直接加深你对知识点的印象。边做题,边记录错题以及错题相关的知识点
第三轮:错题巩固轮,到这一轮,基本上每一章都会有错题,这个时候就是查缺补漏,巩固重要知识点了。
第四轮:模拟冲刺轮,经过前三轮的复习,相信对笔试整体知识点的掌握已经妥妥的了,这一轮针对资料里的历年真题,模拟考试场景计时做题,熟悉考试的感觉。
敏试教育温馨提示:考试过程中有不会的题很正常,不用太纠结,先放着然后答会的题。有时间再运用知识点,答题套路来写,多写一点说不定和答案相关了,老师会按你答得知识点给分
可能你还想知道☟☟☟
1.考试时间
笔试上半年3月9日,下半年11月2日
面试上半年5月18日-19日,下半年2020年1月4日-5日
2.考试流程
笔试报名+笔试考试→等待笔试成绩→面试考试→等待面试成绩→等待认定公告→网上申报+现场确认→等待领证→拿到教师资格证
3.资格审核
网上审核,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对应报名条件,提供它所需的材料,你等待审核结果就可以啦。
现场审核,审核材料分在校生和社会考生。
在校生: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在籍学习证明、学生证(看情况)
社会考生: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毕业生(学位证)、户口本(当地考生)、居住证(非当地考生)
第一阶段,主要整理知识框架,这个阶段大致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在接近考试的尾声,这个时候很多考生已经把书籍翻看了一遍,大致知道书籍里面包含哪些知识点,但是却是一盘散沙,为了让我们在考试中,快速选择出某个知识点,知识点不至于混淆,我们应该把各科目列一个框架,整理一下知识体系,这样在做题的时候,能快速锁定答题范围,提取相关知识点。特别是教育知识与能力,需要整理一下材料分析题的答题范围,哪些内容容易考取材料分析题,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复习。第二阶段,通过做试题来明确重难点,这个阶段大概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这个时期做试题,一方面可以检测考生第一次看书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明确重难点知识,知道哪些知识点考试频率比较高,从而有针对性地复习某些知识点。以及需要专研试题来明白每个考点的出题形式,明确哪些知识点容易出客观题,哪些知识点容易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察大家,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主观题形式备考,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第三阶段,加强主观题的复习,这个阶段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通过对试题的分析,明确主观题的出题点之后,应该加强背诵简答题,特别是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个学科,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所占分值比较多,而且相对来说学科知识比较复杂,所以要加强理解和背诵。同时,也要加强综合素质学科材料分析题的理解和练习,三个材料分析题所占分值为总分的三分之一,所以需要去加强练习,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才能为后面的写作留出足够的时间。在此期间,也要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每天可以阅览人民教育网上的相关文章,每天的积累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也可以保持阅读语感,为阅读理解打好基础,并且坚持每天能写出一篇作文,这样可以提高写作速度以及强化写作思路。第四阶段,为冲刺阶段,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做一套试题。检测一下自己的做题速度和质量,以至于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考试时间,更重要的是明确每种题型的答题思路,概念题、简答题要保证对知识点的清晰记忆,不要模糊重要概念,简答题可以先记关键词后填充句子;论述题目一定要首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条目陈述理由,最后总结;案例分析题目,首先要分析案例的内容和要点提出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提出理论依据,再结合案例中的内容进行论述,最后得出案例分析的结论或对策;具体答题尽力以自己的习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