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21.道德观念即 ( )
A.道德准则
B.道德观点
C.道德判断
D.道德认知
22.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 ( )
A.算子系列
B.问题空间
C.问题解决
D.问题情境
23.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 ( )
A.桑代克
B.伍德沃斯
C.贾德
D.詹姆士
24.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 )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5.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
A.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B.知识的应用就是知识的迁移
C.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
D.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2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 )
A.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C.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7.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 )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后
C.一个月后
D.半年后
28.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 ( )
A.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
B.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D.高级概念和低级概念
29.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 (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
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
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30.服从可以分为 ( )
A.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B.对群体意志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C.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群体意志的服从
D.对群体纪律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参考答案
1.D【解析】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D【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都属于行为障碍。
3.C【解析】算法式是为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逐步的程序。
4.D【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B【解析】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6.C【解析】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这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7.A【解析】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水平和权威定向水平两个阶段。
8.B【解析】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9.D【解析】技能可以划分为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10.A【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1.A【解析】由于能力的量的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12.C【解析】这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这就是下位学习。
13.D【解析】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辅助性策略也可以说是支持策略。
14.C【解析】使用观察法时,不容易做出精确的判断。
15.A【解析】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动机可以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两种。
16.A【解析】在问题的解决阶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等。
17.D【解析】社会的阻抑作用表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愈加明显。
18.D【解析】实验法的一般程序为:进行初试、设计方案、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19.A【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 责任发展的。
20.A【解析】解决应用题的策略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判断问题的性质、选择算法和寻找条件四个步骤。
21.D【解析】道德观念即为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韵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22.B【解析】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问题空间。
23.C【解析】贾德提出了迁移的经验泛化说。
24.B【解析】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25.A【解析】知识的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应用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26.D【解析】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7.C【解析】经研究证明,第四次复习应该安排在一个月之后,第一次为一天之后,第二次为一个星期之后,第三次为半个月之后。
28.A【解析】根据抽象程度,概念可以分为抽象观念和具体观念。
29.C【解析】在扮演“家长代理人”角色的时候,教师容易过分地迁就学生。
30.A【解析】服从可以划分为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二、多项选择题
31.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
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有3个科目。
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科目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笔试只考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与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在面试阶段考核。
一、《综合素质(中学)》
1、考察内容
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法律法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学生权利保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文化素养;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
2、试卷结构
来源: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完整文件下载(包括相关要求、题型示例):网页链接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以中学为例)
1、考察内容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2、试卷结构
来源: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完整文件下载(包括相关要求、题型示例):网页链接
山西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真题预测小学教育心理学一、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景中__的基本的规律科学.2.皮亚杰觉得是智慧的最高体现3.科勒觉得学习是通过过程实现的4.奥苏佰尔结识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要由认知驱动力_和附属驱动力等三方面构成5.一般而言,概念货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助于的信息,而返利则传递了最有助于__的信息6.定势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对指向该活动的一种状心7.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措施是8.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下取决于教师,学生和 等三大要素的互相协调是辅导教师设身楚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受,进人到她的内心世界之中二、选择题1.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0A 桑纳克 B 冯特 C 斯金纳 D 布鲁纳2.根据埃克克森理论,6-11岁小朋友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 积极感 B 自主性 c 自主性 D 勤奋感
3.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映概率的过程是0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奖励
4.学生会写”水”这个字后来,有助于学习”森”这种迁移属于0
A 负迁移 B 逆向迁移 c 垂直迁移 D 具体迁移5.研究表白,学习的纯熟限度超过_时,效果并未递增,很也许引起厌倦A50%B100%C150%D80%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下列应用中对的的是0A 学习简朴时,教师发明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B 遇到苦难学时,使学生尽量紧张C 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心平气和的引导,以免学生焦急D 专家中档难度的内容时,让学生自学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种0A 新的理解 B 不同的见解 c 认知方略 D 类比式表象8.根据严谨限度,教学评价可分为)A 形成性和总结性 B 常模参照性和原则参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