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资报名7月7日0时开始10日24时结束。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开始时间为7月7日,截止时间各省不同,具体以当地公告为准。笔试时间是9月16日:面试报名时间是11月8日至11日,面试时间是12月9日至10日。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按学段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是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轿空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是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
幼儿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是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其中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盯帆桐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音乐。
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特殊教育、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藏语文、朝鲜语文、鑫语文。报考时学科任选一科即可。
教资考试注意事项:
1、考试一律在指定时间和考场内进行。
2、纸笔考试请带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
3、考生在开考前30分钟到达指定考场,按监考老师指令顺序入场。入场后至考试过程中一律不得擅自离开座位和考场(提前交卷者除外)。
4、考生必须携带准考证打印件和身份证入场,按指定的座位就座,入座后自觉将证件放在座位左上角,以备监考人员检查。
2023下半年教资笔试报名时间6月30日-7月3日。
在以往,下半年笔试时间雷打不动都是在10月底或11月初进行,在2023下半年,教资笔试提前到9月16日进行,足足提前了一个半月;教资面试时间提前到12月9日-10日进行,提前了一个月进行。
扩展资料:
一、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要求有哪些
首先,教师资格证报考地区可以在户籍所在地、人事关系所在地、在校生在学校所在地三选一选择考试地点。
其次是学历上会有明确要求,教师资格证考试对考生学历是有明确限制的,不达标准,不予报考。报考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证应该具备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小学教师资格证应该具备大专及以上的学历。而报考幼师资格证: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也会有不同要求。
最后是教师资格证对于考生的普通话水平也会有要求。其中,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要求二级乙等及以上,其中报考语文学科教师资格证的需要二级甲等及以上!报考幼儿教师资格证的。
普通话要求二级甲等及以上(部分省份二级乙也是可以的,看具体的要求)!当然,普通话证书在后期教师资格认定现场确认时才需要,教师资格证报名及笔试考试时不需要提供,可以边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边考取普通话证书。但还是早考取比较好。
二、教师资格证考试流程
1、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一般3月到6月,9月到12月每个月可以考一次。
2、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该考试半年一次,通常在3月和10月,有效期要根据自己省份的规定,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在考心理学和教育学时,就要报名好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等级——幼儿教师/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你的学历一定要高你报名等级一级,如果你要教高中就一定要大专以上学历,另外大学教师资格证是提供给大学在职教师考的)
3、拿上你的以上三个证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就可以去教师资格证报名试讲——也就是“说课”,这个时候你要选好科目(就是要选好数学、语文之类的)。说课一般是15分钟,考之前上网下一下模板。在每年6月和11月,通过教师资格证说课就可以拿教师资格证了。
2023年小学教资考试各地上半年报名时间基本上都已经确定,在2023年1月13日开始报名,下半年报名时间虽然没有发布,但根据往年预测大约在9月份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尽管报名时间相同,但是报名截止时间、审核时间、审核方式、缴费时间,这几项各地有一些差异。所以需要考生密切关注自己所在地招生考试官网的公告。
小学教资笔试科目: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音体美专业考生须按单独编码的科目报考。面试科目分为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全科。
《综合素质》考试内容是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是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小学教资考试备考方法:
1、打基础、找考点。
在确定了想报考的学段和学科后,先看一下历年真题,看一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难度,了解大致的考试内容。正式开始备考后,将3周的时间分配到各门考试科目里去,对于内容较多的章节可以适当多分配时间。
2、强化提高期。
有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和理论基础,这一阶段可以利用历年真题,来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掌握,避免出现能背得出知识点,却不会做题的现象;另外获得对知识点的彻底理解,下次做题就不会出现模糊或模棱两可的局面。
3、冲刺等待期
这一阶段的任务首先是巩固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回顾一遍头脑里的知识网络,在回顾的同时要明确哪些常考,以什么形式考,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等等,在前两个阶段的复习努力上,这些都要做到胸有成竹。
以上数据出自新东方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