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如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具有江苏户籍;人事关系在江苏(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聘用合同并可提供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记录);江苏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3)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4)符合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
(5)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报考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中等幼师学历可以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可以报考小学教师资格);
2、报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4、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和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2023下半年江苏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为:7月7日至10日16:00,网上审核时间7月9日至11日16:00,缴费7月12日24:00截止。
江苏2023下半年教资报名条件:
1、江苏考生报考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员,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只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历的全日制师范毕业生仅可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只具有中等师范学校学历的全日制师范毕业生仅可报考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此类考生应持有学校所在地招办备案的招生录取名册复印件,复印件应加盖原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2、报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或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的江苏人员,应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4、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三年级及以上的在校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四年级及以上的在校生可报考对应学历层次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可报考各类别教师资格考试。以上江苏在校生均以2023年9月入学后的学籍、年级为准。
报名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注意的事项
1、报名时间:确保在报名期限内完成报名。注意遵守官方发布的报名截止日期,逾期将无法参加考试。
2、资格条件:确保你符合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条件,例如学历、年龄、政治面貌等要求。仔细阅读并理解报名公告所列明的资格条件。
3、报名材料:准备并提交正确的报名材料,如身份证、学历证明、户口本等。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递交。
4、缴费:交纳相应的考试费用。注意缴费的时间和方式,确保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缴费,以确保报名的有效性。
5、咨询与确认:如有疑问,及时向考试机构、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咨询,并确认自己的报名信息是否已被接受。
6、仔细阅读考试制度:熟悉并了解考试的各项规定、科目和考试时间安排。
7、关注公告和通知: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考试通知和公告,以获取最新的考试信息和变动。
江苏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的条件如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教师资格条件依照教师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其中"有教育教学能力"应当包括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5、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6、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考试注意事项:
1、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答题。
2、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3、考试中,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偷看、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草稿纸,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用品等。
4、考生提问须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可提问有关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污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