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材料分析
1.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全体面创个)
2.学生观(幼教中称为儿童观 )
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②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③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④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记忆:王官人不差钱)
3.教师观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⑤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⑥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⑦教师要注重反思与终身学习。
⑧教师要注重与同事的团结合作。
4. 教学观
①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④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记忆:人生过客)
5. 新课改的评价观
①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②评价内容多元化。
③评价方式多样化。
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⑤更注重评价过程。
(记忆:许三多过目不忘)
第二道材料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记忆:三爱两人一终身)
以上就是2021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考大题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为大家持续更新,记得查看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生的义务不包括( )。
A. 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B.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C.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 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2. 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打手10-30下,班主任的这种做法( )。
A. 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B. 错误,不能对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
C. 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
D. 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适度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 )。
A. 保护学生权益
B. 保护教师权益
C. 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D.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4. 《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 无差别原则
B. 无歧视原则
C.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D.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5. 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熊老师在家长会上说:“要想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要做的不能只是帮孩子提高考试成绩,还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熊老师的说法表明( )。
A.分数决定孩子的未来
B.学生的成绩关键在家长
C.家长不能只追求分数
D.素质教育需要废除考试
参考答案:
1.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3.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4.A。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5.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之一: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6、C。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题干中熊老师提倡素质教育观,建议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分数,应促进其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观的理念,故选C。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练习题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环球青藤网校,小编将为大家做及时的资讯整理与发布!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小学国考笔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制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能服你呢?”落款是:“让你最讨厌,等待你处罚的学生”。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向学生诉苦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在班上宣读了信的内容,并检讨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2.一位政治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项是( )。A.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B.及时对学生说:“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讲得对吗?”C.重新说一遍D.快下课的时候再讲解3.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4.心理学家指出,父母应该重视儿童0到3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是很多基本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学家的话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存在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猎考网解析:1.D【解析】虚心、宽容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理基础,宽容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地迁就,教师要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虚心、宽容,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综合比较四个选项,D项比较符合题干情境。故本题选D。2.B【解析】教师如果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会直接导致错误的教学。但如果能够“借”错生智,来个将“错”就“措”,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机智。B项符合教育教学机智的要求。故本题选B。3.C【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本题是反向选择。故本题选C。4.C【解析】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故本题选C。5.C【解析】互补性指的是个体某一方面机能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充。盲人的触觉、听觉超常发展从而弥补了视觉机能缺失,这一现象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故本题选C。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