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试题在线小学

feion1992024-07-24  2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小学国考《综合素质》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所有学生的眼光都盯着老师。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露出羞涩的神情B.严厉地批评他们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2.下列关于教师职业责任的发展趋势,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发达程度越高,教师职业的劳动越复杂,所负担的责任就越大,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就越重要.B.教师的职业责任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C.教师的职业责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D.教师的职业责任发展趋于单一专业化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根本区别在于( )。A.东西方文化的差异B.全面发展的阶级属性C.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D.全面发展的公益属性4.教育观念变革的根本标志,首先表现在( )。A.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B.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C.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 D.新型教师群体的构建5.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是( )。A.先进的社会制度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脑体结合D.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猎考网答案解析:1.C【解析】C项,老师对这次偶发事件的处理既是对学生的宽容和教化,又提升了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故本题选C。2.D【解析】现代教师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者。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不是阶段的,而是连续的。故本题选D。3.C【解析】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所以,在马克思看来,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脱离不开社会实践。故本题选C。4.D【解析】教师是教育观念变革的排头兵,是教育实践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教育观念变革的根本标志是良好的新型教师群体的构建。故本题选D。5.D【解析】根据马克思对人全面发展的论断可知,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故本题选D。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才能,激发兴趣和爱好等为主要目的的班级活动是()。   A.班会活动   B.节日、纪念日活动   C.科技活动   D.课外阅读活动   【答案】C。   2、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符号记忆   B.抽象记忆   C.命题记忆   D.形象记忆   【答案】D。   3、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个性品质   D.师生关系   【答案】B。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   【答案】B。   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答案】B。   6、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要及时应对讨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进行小组讨论时,每组人数越少越好,因为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发言机会就越少   B.如果发现讨论中某人非常不积极,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C.发现学生的讨论进入误区或陷入知识瓶颈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引导   D.讨论要严格按照教师课前制订的讨论计划进行,不能更改   【答案】C。   7、帮助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以补救理解上的不足,属于()。   A.组织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B。   8、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A.100%   B.80%~90%   C.70%   D.50%   【答案】B。   9、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中的人物,从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导学生()。   A.感受美   B.鉴赏美   C.表现美   D.创造美   【答案】B。   10、教学评价()测量和测验。   A.不等同于   B.等同于   C.包括   D.毫无关系   【答案】A。

单项选择题:

1.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问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2.医生通过观察、号脉能诊断出患者的病情,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征( )。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3.在学习《楚汉战争》一课时,李老师先复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知识,说明“秦灭六国、统天下、实集权、修长城、攻越族、御外侮、齐三量。其威多么显赫、其功多么巨大,但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灭亡了,是什么原因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探究。”请问,李老师采用了( )。

A.直接导入 B.直观导入 C.情景导入 D.复习导入

4.( )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5.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

2.【答案】B。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答案】D。解析: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

4.【答案】A。解析:课程计划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5.【答案】B。解析: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练习题”,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更多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高频考点、历年真题等备考资料,欢迎关注本平台查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59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