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师资格证试题

feion1992024-07-24  0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专业知识

教资科三考试题型主要是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教案协作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三考试具体内容:

初中分18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

高中分17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

初中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有3大题型,具体如下: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第二大题: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三大题: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30分,共50分。

第四大题:教学设计题,共2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30分,共40分。

初中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分值分布情况:

科学知识与教学知识,占比40%;题型分布: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教学设计,占比25%;题型分布:教学设计题。

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占比35%;题型分布:教学案例分析题、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考试科目

注意:

注意事项

全国统考,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考试内容:(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脉络,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人文地理的概况。2.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3.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动态的眼光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5.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地理和社会信息。6.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二)教学设计1. 能够综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并正确叙写教学目标。2.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够开发、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3.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4. 设计教学时,能够注重历史、地理及相关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能够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三)教学实施1.能够创设多种情境,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效合作。2.能够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3.能够充分运用传统及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四)教学评价1.了解教学评价的相关知识,注意教学评价的诊断、激励、调控作用。2.能够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正确评价,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注重综合性、发展性评价。3.能够以课程标准作为评价的依据,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4.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5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