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教师资格证试题

feion1992024-07-24  1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网上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例如:一、单项选择题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 潘菽 D. 蔡元培2、若50人中只有5人通过某一测验题目,那么该题的难度为( ) A .10% B .90% C .55% D .45%3、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 )的儿童? A .130 B . 140 C .150 D .1604、任务促成的纪律的前提是( ) A .教师的监督、指导 B.同辈群体的压力 C .个人对活动本身的充分理解 D .活动本身的吸引力5、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A .相似性 B .概括经验 C .学习策略 D .心向6、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A .动作幅度 B .动作结构 C .动作力量 D .动作速度7、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的任务。 A .比较难的 B .非常难的 C .非常容易的 D .难度适中的8、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A .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B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 .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 .对情境关系的理解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0、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是的创立者是 A .布鲁纳 B .苛勒 C .奥苏伯尔 D .加涅……省考教师资格考试考教育学和心理学,但国考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是:幼儿教师资格笔试考《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笔试考和《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有:  1、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请谈谈看法?  本人认为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需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功底,因此,教学自然是一门技术。而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需要智慧,整节课就是一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演出,所以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2、你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A.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甘当蜡烛的精神,要爱护学生,热爱科学   B.专业水平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  C.科研和创新能力很重要,只有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D.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品德高尚,有修养,有道德【国家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答题答辩,88%以上客户通过率,第一时间交流考试真题】  3、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刁难,你该如何应对?  现在的青少年很叛逆,不会轻易佩服和听从教师,尤其是对于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他们会进行严格的考察,比如问一些很难的题,故意刁难老师,这就对年轻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想应对这样的挑战,就要求年轻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于知识上的问题,不轻易被难住。但任何教师都会有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尤其是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课堂上会出现很多的突发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做一名聪明的教师,冷静思考,巧妙处理。面对故意刁难自己的学生,首先不可以正面回击,不可以着急,先冷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可以找其谈话,甚至可以告诉他:“老师需要你的支持和帮助,就像你也需要别人的支持一样”,用真诚打动他,并在今后的日子里,逐渐树立威信。  4、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都表达了一种同样的愿望:希望自己将来能做马戏团的小丑。一位老师的评语是:“胸无大志,真没出息!” 一位老师的评语是:“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请你对两位老师的评语分别做出评价。  显然是第二位老 师的评价更合适。第一位老师的评价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给学生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工作有尊贵和卑微之分”。给学生灌输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社会中有并且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只要的合法的,对人类的发展有益的,我们就应该尊重和肯定其价值。我们的学生不可能人人国家领导,世界富豪,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有差异的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在2009年下半年的教材进行了修订。 楼主,你高级的定义是什么?现在的初中是一所初中和小学教师。高中和高中教师。 大学教师资格考试,后进入学校单位,然后由大学教师的职称晋升, 这是一个新版本的教科书,暂时没有看到网上销售。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5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