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
1、须获得《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证书。
2、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要求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考试合格。(申请者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教育学、心理学考试)。
3、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说课分为面试及试讲。(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如能提供3个月或以上的教学证明,可免于面试、试讲)。
4、在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
5、报名需要带上学历证、身份证、照片相关材料。
报考条件:年满18周岁且未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的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责:
1、结合学校的管理目标、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小结
2、主持和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各项心理服务工作;
3、承担并开设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备有详细的专题活动教案,参与教导处的阶段性教案常规检查和随堂听课。
1、须获得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以上证书。
2、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时应按要求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
3、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
4、在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
5、报名需要带上学历证、身份证、照片相关材料。
拓展:非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考心理学:
1、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报考相应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科目,获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个科目的成绩合格证。
2、通过本省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获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个科目的成绩合格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个途径只在教师资格考试非全国统考省市区可用。在已经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的省市区,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所需要的教育理论考试科目已经不再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而是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报名心理学教师资格证需要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了解报名条件和时间
在报名前,需要了解心理学教师资格证的报名条件和时间,以确保自己符合报名要求。一般来说,申请者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此外,考生还需要持有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师、临床医师、社会工作者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具体时间可通过官方网站或报名通知确认。
第二阶段:网上报名和缴费
报名心理学教师资格证需要通过官方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和缴费。在报名之前,需要先注册一个个人账户,并进行实名认证。填写报名表格时,需要仔细核对个人信息和填写报考科目,缴纳考试费用后,即可成功报名。
第三阶段:准备材料和考试复习
报名成功后,考生需要按照指定时间准备好相关材料并参加考试。具体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笔试、面试和教学设计等多个环节。在考试前,考生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备考,以确保自己能够在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
总之,报名心理学教师资格证需要按照官方要求进行操作,并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认真学习和复习,加强相关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可以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心理学教师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