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教师资格证数学考试题

feion1992024-07-24  1

揉好泥儿捏个梨,

(1)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共三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

(2)其中数学学科知识考试题型为:

1.单项选择题

(1)设 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 ,则“ ”是“ ”成立的什么条件?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其中的要点。这种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 B.点评议论,提高认识

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2.简答题

(1)为什么 (-1)+(-1)=(-2)?

(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

3.解答题

(1)已知数列 为等比数列, ,又第 项至第 项的和为112( < ),求 的值。

(2)设 , 证明:

4.论述题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把函数安排在代数式与方程之后。谈谈你对于这种安排的看法。

5.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教学片段,结合案例,阐述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张老师在讲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时,提出如下问题:如图,等腰 中,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 ,试问AD还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AD把 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学生发现重要结论,但却不符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于是老师进行了“诱导”)

教师:AD和BC是什么关系?

学生: 。

(教师唯恐浪费时间,直奔教学主题)

教师:AD和BC垂直不垂直?

学生:(原来如此) .

教师:那么AD是 的什么线?

学生:AD是底边BC上的高。

(教师认为达到了预期目的,叹了口气,却没有继续追究 的原因).

6.教学设计题

请你创设一个引入“负数的概念”的问题情境,并完成本节课引入的教学设计。

就是平常的数学知识,当然,教育知识也是要的。另外可能还需要发表论文

2020下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数学《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承接近期所学的三视图,说明本节课练习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二)回顾旧知

回顾三视图的类型以及作图要点——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三)习题精讲

多媒体出示例题:画出图中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师带领学生画圆柱的三视图,以问题引导学生:

①主视图的轮廓由什么组成,分别对应圆柱的哪一部分?

②主视图矩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③左视图的轮廓由什么组成,分别对应圆柱的哪一部分?

④这个矩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⑤这个矩形和主视图的矩形有什么联系?应该画在什么位置?

⑥俯视图的轮廓是什么样子,对应圆柱的哪一部分?应该画在什么位置?

教师补充:在视图中加画点划线表示对称轴。

组织同桌合作画正三棱柱的三视图。注意提示正三棱柱的特征。

请一位学生板书,全班订正。

组织学生独立画球的三视图。

完成后教师简单订正。

再次强调三视图所反映的信息以及画三视图的注意事项。

(四)小结作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5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