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试题

feion1992024-07-24  0

一、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以评析。

(2)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作以评析。

参考答案:

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2.(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三、材料分析题

(1)动物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

(2)在教学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①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C”等,飞行没有学会。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报考的管理过程);

②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

③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它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有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练习题”,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更多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高频考点、历年真题等备考资料,欢迎关注本平台查看!

1、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才能,激发兴趣和爱好等为主要目的的班级活动是()。   A.班会活动   B.节日、纪念日活动   C.科技活动   D.课外阅读活动   【答案】C。   2、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符号记忆   B.抽象记忆   C.命题记忆   D.形象记忆   【答案】D。   3、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个性品质   D.师生关系   【答案】B。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   【答案】B。   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答案】B。   6、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要及时应对讨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进行小组讨论时,每组人数越少越好,因为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发言机会就越少   B.如果发现讨论中某人非常不积极,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C.发现学生的讨论进入误区或陷入知识瓶颈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引导   D.讨论要严格按照教师课前制订的讨论计划进行,不能更改   【答案】C。   7、帮助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以补救理解上的不足,属于()。   A.组织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B。   8、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A.100%   B.80%~90%   C.70%   D.50%   【答案】B。   9、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中的人物,从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导学生()。   A.感受美   B.鉴赏美   C.表现美   D.创造美   【答案】B。   10、教学评价()测量和测验。   A.不等同于   B.等同于   C.包括   D.毫无关系   【答案】A。

习题课上,徐老师正和同学们讨论怎么写“最喜爱的一种玩具”,丁丁坐在教室最后排,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徐老师发现丁丁在开小差,就走到了他座位旁边,把变形金刚拿了过来,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要写最爱的一种玩具,必须会玩那种玩具,并且把玩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下面请丁丁说一说变形金刚怎么玩?”丁丁立刻认真地跟大家讲了起来。   问题:(1)试评析徐老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做法。   (2)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老师可以使用哪种教学策略?   [答案要点]   (1)徐老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学机智.正确运用了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并且促进了课堂的有序进行。首先,徐老师通过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实现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用一种温和亲切又不失机智的方式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   其次,徐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让丁丁参与进来,以纠正其问题行为,并维护了课堂的有序进行。   (2)课堂问题行为是指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教师要减少和控制问题行为,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而有效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策略着手:   首先,运用先人为主策略,从而事先预防问题行为。这一点可以通过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和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等方式进行。   其次,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这一策略的运用一是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二是选择有效方法。   最后,运用行为矫正策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4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