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型有以下6种:
1. 儿歌类
(1) 以普通话完整诵读儿歌;
(2) 看图创造儿歌并唱出来;
(3) 组织活动让儿童们加深对儿歌的了解;
(4) 表演儿歌时,神情动作到位;
(5) 教会儿童儿歌并进行舞蹈编排指导;
(6) 根据所做儿歌配插图。
2. 弹唱类
(1) 生动地弹唱一首完整的歌;
(2) 为歌曲创造舞蹈与旋律;
(3) 展示音乐教学如何进行的片段;
(4) 会听着音乐打拍子;
(5) 自己编歌词并表演;
(6) 组合音乐的游戏活动。
3. 绘画类
(1) 画出某个事物的形象图;
(2) 用画装饰墙面;
(3) 用手摆出三种小动物的形象;
(4) 画出某个事物的成长过程;
(5) 画出三种图形;
(6) 给故事画插画;
(7) 给儿歌配插画;
(8) 用一张画解释游戏的规则;
(9) 给手工折纸画画。
4. 故事类
(1) 流程完整且声情并茂地讲故事;
(2) 根据故事设计情景表演;
(3) 为故事配插画;
(4) 续写故事情节;
(5) 提出思考问题,让儿童理解故事并激发兴趣;
(6) 设计游戏活动。
5. 体育游戏类
(1) 说清游戏规则与玩法,演示游戏玩法;
(2) 用提供材料设想3种游戏玩法,说清游戏规则;
(3) 根据已有材料搭出三种形象;
(4) 用现场工具制造教具并组织一次活动;
(5) 模拟给儿童介绍某个音乐游戏的玩法;
(6) 词语接龙、手指游戏。
6. 折纸类
(1) 完整折出题目要求的形象;
(2) 通过情景式教学,边讲故事边折纸,来讲解折纸的方法;
(3) 为折好的纸配上图画;
(4) 组织相关游戏;
(5) 根据所给主题设计手工品。
不会也要硬着头皮上。
在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中,面试试讲题目一般是二选一,如果不幸两个题目都是弹唱,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考试前提前准备几个能练的曲目,练得滚瓜烂熟,到时候抽到了弹唱不会,就弹自己会的,唱方面练一练,即使唱不好也要表现得大方一点,学着扬长避短,尽量把自己擅长的,表现好的展示出来。
抽到弹唱题的应对方法
1、分析歌曲
一首歌曲拿出来,要先看是大调还是小调,或五声调式。一般大调的曲子是以1、3、5的某一音开始的,结束在1上,而小调的儿歌以3、6开始,6做结束音,五声调式结束音各自落在调式的主音上。和弦统配有一定的规律,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视具体的歌曲而定。
2、给歌曲配置和弦
要明白每个调式的主、下属、属这三个和弦。
3、选择伴奏音型
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风格、速度、旋律线条等为歌曲配置伴奏类型:柱式和弦伴奏,半分解和弦伴奏,全分解和弦伴奏,琶音伴奏,无旋律伴奏等。选择时还要注意不能太复杂,要清晰,节奏感要强,以便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
4、处理好前奏、间奏、尾声
歌曲的前奏,又称引子,它能够预示乐曲的性质和风格特征,能够揭示乐曲的调式、调性、结构、速度、情绪感受,帮助歌唱者酝酿情绪,引导主题出现,在幼儿歌曲弹奏中,可以选用歌曲中有代表性的一句,可以多用主旋律的材料。
间奏也可与前奏相同,或有的乐曲已给出固定的曲调当作间奏,幼儿歌曲中的间奏教师应开发想象力,配以动作性的律动,则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歌曲:《小蜡笔》
【技能指导】
1.曲目分析
这首歌曲是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活动,从内容上来看:
(1)曲式结构:歌曲为一段体的分节歌,四个乐句。
(2)音域:旋律在八度内浮动。
(3)节奏:2/4拍,包括: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4)速度:轻快、活泼,气口处明显。
综上所述:这首歌曲适合于中班幼儿演唱。既考查考生组织教学的能力又考查考生的弹奏技能。歌曲《小蜡笔》描绘了小蜡笔的功能和特点,歌曲丰富了幼儿对绘画工具知识经验,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2.弹唱建议
(1)弹:歌曲为C调,调性简单,中音区和高音区的变换比较频繁,手位应随之灵活变换;小蜡笔是幼儿喜爱的文具,建议选用半分解和弦表现幼儿对小蜡笔的喜爱和可爱。
(2)唱:演唱前可用琴弹出歌曲中的第一个音,以最快适应歌曲中F调的音准,避免人声和琴声不统一;注重高低声区的转换;以表现幼儿的可爱为主,注重说辞。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音乐活动:《小蜡笔》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歌词内容,学习反复记号。
2.技能目标:完整演唱歌曲,尝试创编儿歌中的歌词。
3.情感目标: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养成正确绘画的姿势。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歌曲中的不同颜色的画笔分别画出了什么。
2.活动难点: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创编。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蜡笔人手一支;画纸人手一份;小蜡笔的音乐;小蜡笔的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已对蜡笔的认识
四、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复习儿歌《小蜡笔》,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画苹果苹果香、画小鸟小鸟唱,画星星星星亮、小蜡笔你真棒。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我们再一起练习打节奏吧。
2.节奏练习
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并初步感知2/4拍节奏。
师:我们来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画小嘴巴的地方我们以用嘴来打节奏,画小手的地方用手来打节奏。
(二)基本部分
1.欣赏儿歌,理解掌握歌词
师:先听老师来演唱一遍,听后告诉老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师:歌曲中的太阳、月亮、山岗、海洋都是什么颜色的,你记得它们的出场顺序吗?
2.结合图片“小蜡笔”巩固学习歌词。
(1)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掌握歌词
(2)结合节奏图谱来念歌词,感知2/4拍节奏。
师:画小嘴巴的地方念歌词,画小手的地方拍手。
3.引导幼儿学习反复记号并学唱歌曲
(1)学习反复记号
师:反复记号就像两扇门,被关起来的地方需要重复演唱一次。小朋友们,歌曲里的反复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歌曲里反复记号的位置吧。
(2)学唱歌曲,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
①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遍时幼儿可跟唱)
②分句演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节奏。
4.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出示演唱提示卡:
师:画一个娃娃头是一名小朋友唱歌,画许多娃娃头是全班一起唱。我们来试试。
(2)请幼儿试唱、领唱与合唱。
师: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唱前两句,后面的部分大家一起唱。
(三)活动结束
1.创编新歌词,幼儿根据创编内容进行演唱。
师:我们的蜡笔还有什么颜色,还能画出什么?
例:灰蜡笔,画乌云、紫蜡笔,画葡萄;
粉蜡笔,牵牛花、黄蜡笔,画妈妈。
2.幼儿把新编歌词加入到儿歌中,提醒幼儿可以在间奏时做一些动作。
师:我们一起把新的歌词加到儿歌里,可以自由的做出好看的动作,表达我们最好的心情。
五、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教师准备蜡笔与画纸,以快慢歌为背景,请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节奏在纸上画出线的长短、曲线。教师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绘画作品请幼儿作品欣赏,并请幼儿讲述画的内容,让全体幼儿感受绘画的乐趣。
答辩题目解析
1.本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三:
(1)认知目标:理解歌词内容,学习反复记号。
(2)技能目标:完整演唱歌曲,尝试创编儿歌中的歌词。
(3)情感目标: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养成正确绘画的姿势。
谢谢考官。
2.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选择教育活动内容的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
(1)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指向有助于达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2)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3)既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又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与小学教育内容的衔接。
谢谢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