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问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2.医生通过观察、号脉能诊断出患者的病情,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征( )。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3.在学习《楚汉战争》一课时,李老师先复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知识,说明“秦灭六国、统天下、实集权、修长城、攻越族、御外侮、齐三量。其威多么显赫、其功多么巨大,但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灭亡了,是什么原因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探究。”请问,李老师采用了( )。
A.直接导入 B.直观导入 C.情景导入 D.复习导入
4.( )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5.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
2.【答案】B。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答案】D。解析: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
4.【答案】A。解析:课程计划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5.【答案】B。解析: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练习题”,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更多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高频考点、历年真题等备考资料,欢迎关注本平台查看!
一、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以评析。
(2)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作以评析。
参考答案:
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2.(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三、材料分析题
(1)动物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
(2)在教学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①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C”等,飞行没有学会。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报考的管理过程);
②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
③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它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有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练习题”,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更多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高频考点、历年真题等备考资料,欢迎关注本平台查看!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小学国考笔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制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能服你呢?”落款是:“让你最讨厌,等待你处罚的学生”。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向学生诉苦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在班上宣读了信的内容,并检讨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2.一位政治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项是( )。A.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B.及时对学生说:“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讲得对吗?”C.重新说一遍D.快下课的时候再讲解3.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4.心理学家指出,父母应该重视儿童0到3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是很多基本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学家的话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存在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猎考网解析:1.D【解析】虚心、宽容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理基础,宽容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地迁就,教师要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虚心、宽容,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综合比较四个选项,D项比较符合题干情境。故本题选D。2.B【解析】教师如果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会直接导致错误的教学。但如果能够“借”错生智,来个将“错”就“措”,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机智。B项符合教育教学机智的要求。故本题选B。3.C【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本题是反向选择。故本题选C。4.C【解析】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故本题选C。5.C【解析】互补性指的是个体某一方面机能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充。盲人的触觉、听觉超常发展从而弥补了视觉机能缺失,这一现象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故本题选C。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