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科三考试题型主要是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教案协作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三考试具体内容:
初中分18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
高中分17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
初中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有3大题型,具体如下: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第二大题: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三大题: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30分,共50分。
第四大题:教学设计题,共2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30分,共40分。
初中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分值分布情况:
科学知识与教学知识,占比40%;题型分布: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教学设计,占比25%;题型分布:教学设计题。
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占比35%;题型分布:教学案例分析题、简答题。
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物理教师资格证考《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有效期内可直接报考其他未过的笔试科目。报考的笔试所有科目通过后两年内可参加面试。
综合素质单选题29题,每题2分,共58分;材料分析题3题,共42分;写作题1题,共50分。教育知识与能力单选题21题,共42分;辨析题4题,共32分;简答题4题共40分;材料分析题2题,共36分。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单选题8题,共40分;简答题2题,共20分;教学设计题1题,共40分;案例分析题1题,共50分。
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国家规定统一编号,加盖相应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钢印后生效。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证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持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
(二)持证人近期小2寸正面免冠照片并加盖教师资格认定机构钢印。
(三)持证人身份证号码。
(四)认定的教师资格种类和任教学科。
(五)教师资格证书号码,其号码与《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教师资格过渡申请表》) 编号相一致。
(六)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公章和认定时间。
2020下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物理《磁感线》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复习导入: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教师引导:那如何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呢?由此引入本堂新课《磁感线》。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磁感线
教师讲解: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2.蹄形磁体磁感线
教师引导:在磁体外部放置越多、越小的磁针,就能越清楚地看出磁场的分布情况。那我们就来观察一下蹄形磁体的磁场分部情况。
教师提示:在蹄形磁体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撒一层铁屑,轻轻敲打玻璃。
学生实验:在教师提示下进行实验。
教师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小铁屑有规则地排列起来)
小组讨论:为什么小铁屑会有规则地排列起来?(因为撒在磁体周围的每个小铁屑都被磁化,相当于一个个小磁针,小磁针在磁体周围磁场的作用下有规则地排列)
教师引导:通过实验,磁场的分布情况被形象地显示出来了,那我们用磁感线描述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磁感线定义及磁感线的分布特点。
2.布置作业:地球相当于条形磁体,磁感线分布是什么样的?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吗?是真实存在的吗?
【参考答案】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磁感线方向为N—S,内部为S—N。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假想的,场是真实存在的。
2.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及磁感线特点。为了使学生掌握重点,我首先介绍了磁感线的定义,让学生认识磁感线。接下来,通过我的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验,发现蹄形磁铁周围磁场的特点,并让学生小组讨论实验中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磁感线,所以,我来完成蹄形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绘制,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又让学生自主完成条形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绘制。最后让学生自己对照图像观察得出磁感线的分布特点,以突破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