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是没有笔试的,只要通过了科目一二,就可以报名面试。
每个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只要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掌握牢固并且灵活运用,就可以通过考试。因而,我一般建议考完科目一二马上准备心理健康教资,这样可以节省重复背诵的工作。
内容方面:以高中心理健康教资为例,大概会考察五个方面。
1.1认识自我
所需掌握的知识点: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周哈里窗理论及应用;习得性无助及矫正。
常见考题:悦纳自我;认识自我等
1.2学会学习
所需掌握的知识点: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沉浸体验理论及应用;记忆相关规律及应用;考试焦虑及调节;时间管理;归因
常见考题:考前考后心态调节,学习目标制定,专注学习,探索记忆之门,合理归因
1.3人际关系
所需掌握知识点:人际关系相关理论,人际交往技巧如欣赏、倾听、换位思考
常见考题:经营人际关系(如人际银行),学会倾听,换位思考(如果我是ta),男女交往
1.4情绪调节
所需掌握知识点:情绪及调节相关理论
常见考题:认识情绪,调节情绪(如我的情绪我做主),情绪调节方法
1.5升学择业及社会适应
所需掌握知识点:生涯辅导
常见考题:职业规划
书籍方面:高中可以购买余国良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参考》(使用方法:对各部分的教案案例进行模拟试讲,把各环节的活动、游戏、衔接掌握,灵活运用),也可以直接检索电子版学习资料。有电子版可不用纸质版。
学习方法:在了解理论的基础上,对参考书目中的案例进行分解。提取普适性强的活动、游戏等,作为自己的素材。同时,可在网上搜索逐字稿和教案等模拟练习,增强对教案的演绎。
逐字稿例《悦纳自我》: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了解自己吗?——哦,我听到同学们都在说“当然!”那老师要问了:真的吗?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跟我看一段视频——
好的,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总结下这段视频?好,这边这位女同学你来帮大家总结下吧!——嗯,她说这段视频是一位画家根据描述作画,先是根据被画的人自我描述作画,然后根据被画的人的朋友对他的描述作画。然后最终发现,第二幅画比第一幅画好看很多。
哎?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大家都说自己了解自己,为什么第二幅画和第一幅画画出来的样子不一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的第一个主题:正确认识自我(板书)⬅️导入
那我们怎么知道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子呢?接下来我们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来我们一起做个活动,有谁想来做志愿者呢?
非常好,现在我们四位志愿者已经站在讲台前面。接下来,请四位同学拿起我们课前发的标签纸,把你认为最符合自己特点的五个标签贴到自己前面的白纸上,然后背对同学们。
好的,老师在四位志愿者背后也贴了四张白纸,接下来我们请同学们分别给他们每一个人都贴上一个最能代表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的标签。快快行动起来!
很好,老师看到大家标签都已经贴完了。老师来采访下大家:“你觉得他们背后的标签跟自己贴的标签一样吗?”——哦大家都说应该差不多?那么我们请我们的志愿者揭晓谜底吧!
嗯,我们有志愿者说,他觉得自己挺内向的,怎么这么多同学觉得他很外向?
哦?还有一位志愿者说,有同学觉得他脾气比较急,不好交往……他觉得很冤枉?
看来我们自己认为的自己跟别人眼中的自己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所以我们应该多方面认识自我,真正做到——正确认识自我(指板书)⬅️活动1
好的,那既然大家都知道应该多方面入手,正确的认识自我,老师有个新问题,如果发现了自己真实的缺点、弱点,应该怎么办呢?比如,老师近视度数太高了,眼镜很厚,同学们会不会觉得我好丑不喜欢跟我交往?——哎?我听到一位女生在说:“老师你的课很好,我们又不听你的眼镜讲课。”对,盲生,你发现了华点——我们每个人都是复杂多面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因为一个两个的缺点就全盘否定掉一整个人,而应该多看他的优点。
接下来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绕成几个圈。我们每一位同学想一个自己最大的缺点,为自己左手边的同学想一个他最大的优点。一会我们从组长开始描述自己总结的缺点,然后组长右边的同学要大声说出他的优点。比如,小红说:“我性格很内向,而且很不自信。”那旁边的小明马上大声说:“但是你很善良,每当别人需要帮忙你都会伸出援手!”同学们明白规则了吗?好,现在活动开始,从一组开始!
好的,看到大家都已经结束了。老师想采访一下,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下自己的感受?
哦,刚才的窦娥志愿者,请你来说说——哦,他说可能自己性格比较急,以前给别人造成误解了,一开始自己很沮丧,但是刚才旁边的同学说他很义气很有集体荣誉感,他觉得非常自豪,以后也会注意控制情绪不给大家困扰。——嗯,看来你已经找到了跟自己和解的好办法!
还有同学想分享吗?——哦,这边这位靠窗的同学说自己缺乏自信,但是刚才同学说自己非常关心同学,而且动手能力很强,觉得很高兴。嗯,老师也为你高兴,希望大家能够互帮互助,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板书课题)⬅️活动2
好的,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知道要从多方面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且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做到悦纳自我。希望以后的生活中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回想一下刚才你旁边的同学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要时刻记得,自己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永远记得,悦纳自我(指板书)
好的,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老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因为它说——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希望大家都能悦纳自己,做颜色不一样的美丽的烟火。下课!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网上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例如: 一、单项选择题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 潘菽 D. 蔡元培 2、若50人中只有5人通过某一测验题目,那么该题的难度为( ) A .10% B .90% C .55% D .45% 3、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 )的儿童? A .130 B . 140 C .150 D .160 4、任务促成的纪律的前提是( ) A .教师的监督、指导 B.同辈群体的压力 C .个人对活动本身的充分理解 D .活动本身的吸引力 5、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A .相似性 B .概括经验 C .学习策略 D .心向 6、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A .动作幅度 B .动作结构 C .动作力量 D .动作速度 7、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的任务。 A .比较难的 B .非常难的 C .非常容易的 D .难度适中的 8、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A .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B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 .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 .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0、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是的创立者是 A .布鲁纳 B .苛勒 C .奥苏伯尔 D .加涅 …… 省考教师资格考试考教育学和心理学,但国考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是:幼儿教师资格笔试考《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笔试考和《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能力》。
看看书店有没,没有的话把你邮箱给我,我给你发过去,你可以给我留言。
告诉你个网站 在百度输入“湖北教师资格证网” 上面有湖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及最新考试大纲。都是免费的。
浙江教师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最新的试题和答案可以到这里看看。 :blog.sina../wishxin 这里的应该是可以下载的,试题格式也是word的. 不防去看看!~
每个章节都比较重要,比如开始的绪论,讲心理学的形成,各个流派,然后后面跟教学相关的内容都比较重要。很容易被考到。
实话跟你说吧,真题是不会流传出来的,每次考完都要把卷子统一收回,相关原因在这里不好说,总之,你在外面是找不到真题的
浙江省2009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小学)试题 课程程式码: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程式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是教育的()。 A.社会功能 B.人口功能 C.本体功能 D.经济功能 2.“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源于()。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是主导。() 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主张环境决定论的是()。 A.高尔登 B.洛克 C.华生 D.康德 5.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 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7.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 A.主观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和客观性 D.随意性 8.“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______年的教育方针。() A.1957 B.1958 C.1985 D.1995 9.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____的雏形。()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10.“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11.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包含多方面的要求和较为复杂的内容,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的特点。() A.创造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2.社群教育的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__________、内在的、必然的联络或关系。 2.据中国古籍记载,在中国古代社会时,出现了“庠”、“序”、“瞽宗”、“辟雍”、“泮宫”等机构,这些机构都是__________。 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的矛盾。 4.自然环境能通过对社会的经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达到对教育的影响,这表现了自然环境对教育的__________影响。 5.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指出:“百年大计,__________。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6.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规律。 7.制定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原则的是__________年的学制改革。 8.只有确定了__________,教育活动才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着预定的方向进行。 9.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__________。 10.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教育学 2.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3.受教育者 4.教育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2.简述德育的意义。 3.简述社会实践的功能。 4.简述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联络实际论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联络实际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案我没下哦 不过很简单 课本上就能看着。。。预祝考试成功!
你可是上网看一下::examda./teacher/ 要想有历年的试题的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B 3.C 4.D 5.A 6.B 7.C 8.B 9.D 10.A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CD 2.AC 3.ABCD 4.BCD 5.ADE 6.BCDE 7.ABD 8.ACDE 9.BCDE 10.AB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络。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标,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物件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型别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