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我是在北京考的,每个地方会不一样。所以,如果你是其他地方,试讲环节是抽题还是讲一节课的内容,要根据你们当地的规定来哈~我的仅供参考~ 提前打印好准考证(北京还有提前准备核酸检验),一定要提前看清楚你的考点,了解清楚到达路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我的准考证上写的是7:20~7:30到达候考场。 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收拾完毕,打车,7:10到达某小学的大门外面,开始排队。 我是当天早上的第2批。 大概7:20后,第1-2批在大门口先看身份证+准考证+核酸检测合格报告后,进入学校里面操场。继续排队,10分钟左右被带到候考室。排队进候考室,每个人都要先双手消毒。候考室里有像我这样考小学心理健康的,也有高中英语和其他科目的。 根据不同椅子贴的标签坐下等候,期间老师让我们把手机关机,然后放到信封里钉好。 这个时候你想休息、上厕所和看书都没有问题。 我带了一书包书去,发现根本就看不进,干脆闭目养神。 大概20分钟后,老师引导我们到第2个教室——抽题室。 不同类的考生,分别由不同老师带过去。 进门前,还是双手消毒。 按照不同科目,在抽题老师面前各站成一列。 然后身份证给老师,我们心理学组的,打印出三张纸,都签字,再由一个老师引到抽题室另外一边,站到对应的位置等候。 有三个编号要统一,不要站错了,包括你站地上的编号+手上考题纸编号+贴在你身上的编号。(不要紧张,会有老师引导你) 抽完题,等大家一起好排队再去考试。 敲重点:抽完题后,这个地方有几分钟空闲时间。抓紧在脑海中把你试讲的内容思路理清楚(不能动笔,只能自己想)。如果浪费了,等到备考室再整理思路,时间会比较紧张。 我抽到的题目是:小升初心理准备。 当时在脑海中就想:假设我现在给一群六年级的孩子上课,他们马上要小升初了,我给他们讲些什么,能让他们很好的过度呢? 等大家都抽完题了(我们这一组是5人),老师就带我们去备考室。同样的,进门前,双手消毒。 来到位置时,时间不到老师不让写。继续抓紧时间在脑海里构思,时间到了,赶紧动笔写。 我因为前面已经把整个思路理清楚,比如说怎么引入,中间上课用哪两个活动都想清楚了,所以开始落笔写,还是比较快的。 所以大概花有15分钟写完,剩下5分钟就开始练整个试讲环节。重点:这个时候在脑海中过一边试讲环节,很重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个教案要写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然后再写整个讲课过程。 后面试讲完,这个课件是要给到老师的,所以字迹尽量工整。到达门口时,门口有两把椅子,用于放羽绒服和书包。 上个考生正在整理书包,简单聊了两句。 她说其实不难,但自己太紧张了,告诉我不要紧张。谢谢这位同学的鼓励~ 注:试讲的衣服尽量得体大方,敲门进去要和考官打招呼,这是基本礼貌。 进门后,发现3个考官都很nice,中间的考官看着资历最深,应该是主导老师。 她说:先提两个问题,这是从题库抽的,回答完后我再试讲。 我抽到的两个题目, 1.小王是新老师,学生们不喜欢他的课,如果你是小王怎么办? 2.有一个班主任,早中晚都要到教室里面去和孩子们在一起,你怎么看? 回答完后,我就说,那接下来开始我的试讲。 讲完后,3个老师针对我上的课,每人提了一个问题。 1.小学升到初中,他们心理需要做哪些准备? 2.你怎么评价你这一节课? 3.你如何看待小学的心理健康老师? 答完之后要谢谢考官,然后擦黑板就可以走了。 就是以上我整个面试考试的流程。过程中感觉还比较顺利,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试讲,都很流畅。 所以,我很感谢12月自己每天对着镜头练习演讲,的确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试讲的时候,并没有太紧张。 当时很深的感触就是——演讲真的可以迁移到很多地方去,助力我们人生快速成长! 叮嘱:我没想到考完后也不能拍照,当时在走廊里拍照,想留个纪念的。老师们说不能,所以把照片全部都删了。 到操场了也不能拍。因为拍照,我被老师叫了两次,囧~ 所以,提醒所有伙伴们,考完试不要拍照哦~尽快离开考场~ 以上,希望对需要考面试的你,有一定的帮助。 祝福2021年的你,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考察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学习指导类
主要是关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未来的规划、考试目标的指导、学习能力的提升、考前焦虑、学习时间管理、学习方法指导、大学及专业的选择。
第二种:适应生活类
教会孩子们到了新地方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新同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校内适应能力,能够进行情绪管控,解决问题,抗压指导,合理使用网络。
第三种:自我认知类
教会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自我,提升自我能力,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自我调节,社会观、人生观、世界观,对自己性别的认同与欣赏。
第四种:社会交往类
同学之间:交朋友、异性之间的正确相处、恋爱关系
师生之间:青春期叛逆,传授知识
家庭之间:感恩、代沟
第五种:理论类
学习高原期、情绪ABC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动机水平与效率、爱情三角理论、多元智力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面试过程如下:
(1)候考
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到达考场后进行等待。
(2)抽题
心理的题目较少,有二十分钟时间写教案,能够自己看得懂就行。
(3)面试
首先是结构化,然后开始试讲,最后再进行答辩。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 A.组织教学的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学生的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等属于( )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 A.启发式 B.搜索式 C.算法式 D.排列式 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教育与遗传 B.遗传与环境 C.社会与遗传 D.教育与环境 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 9.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10.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B.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C.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D.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 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 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14.观察法的不足是( )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 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 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 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 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 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B.对有关的知识保持相当的注意、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C.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D.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认知策略、提出必要的假设 17.对于体育洁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高( ) A.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18.实验法的一般程序是( ) A.设计方案,没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B.设计方案,设计等组,进行初测,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C.进行初试,选择与设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D.进行初试,设计方案,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19.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20.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般应包括( ) A.提出问题、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B.提问、识别、探索、解决 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21.道德观念即( ) A.道德准则 B.道德观点 C.道德判断 D.道德认知 22.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 ) A.算子系列 B.问题空间 C.问题解决 D.问题情境 23.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提出。( ) A.桑代克 B.伍德沃斯 C.贾德 D.詹姆士 24.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5.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A.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B.知识的应用就是知识的迁移 C.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 D.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2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 A.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C.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7.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后 C.一个月后 D.半年后 28.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 ) A.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 B.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D.高级概念和低级概念 29.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 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 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30.服从可以分为( ) A.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B.对群体意志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C.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群体意志的服从 D.对群体纪律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A.学习策略主要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 B.学习策略是符合规律的活动方式 C.学习策略是一种技能 D.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力 E.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的 32.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有( ) A.教师 B.社会 C.学生 D.环境 E.家庭 33.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是( ) A.直观一操作性 B.动作一形象性 C.指导一模仿性 D.讲授一发现性 E.基础再现性 34.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包含以下几种成分?( ) A.目的 B.个体已有的知识 C.障碍 D.假设 E.方法 35.下面罗列的各种模式中哪些是属于概念同化的模式?( ) A.并列性同化 B.类属性同化 C.总括性同化 D.并列结合性同化 E.结合性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