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四
【 来源于考生回忆 】
高中物理教师面试常见的试讲内容如下: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出题范围是从所考学科的高中教材里出题,大部分是必修课里的课文或者知识点。也有些题目出自选修课,所以选修课的课本也需要看一下。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包括:《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基本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八大模块。
《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内容包括:物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这四部分的内容。
高中物理教资面试试讲经验:
一、前期准备:
1、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面试流程和内容。这些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是比较容易搜集的信息,无论是百度、微博、知乎、B站等应有尽有,这里就不赘述。
二、接下来按照考试内容:
1、结构化:考前要熟悉答题规范和模板,看几个视频找找感觉,由于题库太大,切不可全背过,浪费太多时间,但这个题考查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所以一定要对各类题型有个大体的回答思路,记得微博上会有人整理回答模板,小伙伴们去搜一下就OK。
2、试讲环节:这个是我们准备的重中之重,评委主要通过这个试讲环节决定考生能否通过。教案是试讲的基础,了解过考试流程的小伙伴知道考试时是先进备课室备课,备课过程除了自己的脑子和笔,其他东西是不允许带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熟悉教材内容;
当然,拿到题目之后,主要内容就已经有了,但重要的是学会设计和拓展,组织成一节完整的课。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点电荷是理想实验模型以及带电体视为点电荷的条件;掌握库仑定律内容及表达式;掌握对两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法。
3.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库仑定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万有引力定律
提问: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万有引力的研究对象?
学生: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作用;
继续提问:两个电荷间作用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否与万有引力相似?
引出本节课课题——库仑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库仑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猜想——类比推理
教师提问:结合万有引力的内容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猜想?
学生: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有可能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以及电荷的带电量有关。
(2)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
教师追问: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学生:研究多种变量时借助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3)演示实验——间接测量法
教师多媒体演示: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带同种电荷的泡沫小球的实验。并提问学生如何根据所展示的实验仪器判断电荷间作用力的大小。
学生:转换的思想,将作用力的大小转化为小球的偏转角度。
教师提问:实验中要改变的量为?
学生:距离或电荷带电量不同时小球的偏转角度。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并请学生总结影响因素。
(二)库伦定律
(1)库仑定律内容
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讲解物理学史中库伦对静电力规律的探索。
并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找出库仑定律的内容进行分享。
(2)库仑定律的条件
教师:结合上述的实验过程推测库伦定律的适用条件。
学生:小球可类比为之前所学的点电荷的概念,并最后参考为静止时小球的偏转角度,猜测条件为静止的点电荷。
教师肯定其发言并补充静止的条件。
(三)扭成实验
(1)库伦扭杆实验
教师:库仑定律所得出的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是如何测量的?其难点可能是什么?并提醒学生可以参照之前所学的卡文迪许扭称实验。
学生:偏转量很小不宜测量,可用放大转换法。
教师通过多媒体介绍库伦扭杆实验,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发现探究力与距离的关系。
学生定性分析后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到比例系数为静电力常量和其单位。
(四)库仑力与万有引力大小关系
教师:结合导入课题时的问题以及两种力的比例系数,猜测万有引力与库仑力的大小关系。
学生:一般情况下,库仑力远远大于万有引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练习: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计算并进行比较,体会万有引力和库仑力的大小关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
作业:思考库仑力是否可以使用机械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