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是7月7日9:00至7月9日17:00。
具体时间:
根据工作安排,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7月7日9:00至7月9日17:00;网上审核时间:2023年7月8日9:00至7月10日17:00(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在审核时间段内可继续提交报考信息);缴费截止时间:2023年7月12日24:00。
考试科目:
国家统考地区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幼儿园考《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考《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的考《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能力》。
报考条件:
要求考生必须要符合教师法所规定的学历要求。幼儿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小学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初级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是其他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教资证的用处:
1、考教师编制
现如今教师编制福利待遇、地位、稳定等不比公务员差,且教师编制考试相对公务员考试竞争力较小,对追求稳定的人特别是女孩子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想要参加教师编制考试,一定要先拥有教师资格证。
2、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支教是分别服务基层四项人员、三支一扶的一种,考取后服务期满后可以此为跳板考取公务员。代课老师、临聘教师等也在公立学校任教,可积累授课经验等,对考取正式在编教师有很大的用处。
3、找工作有优势
教师资格考试对考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社会科学知识要求更全面,如果能拿到教师资格证,在从事教育培训、广告、传播、文化、设计等领域相关的职位中,竞争优势也会更加凸显。总之,拥有教师资格证,找工作时可选择性更多。
4、终生受益的专业技能
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拿到手的不仅仅是一纸证书,还有知识的储存,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以及技能的长进。
以上数据出自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2022年10月29日。
四川教资报考条件:
1、户籍或居住证在四川,如果、是四川省内高校在读毕业前两年内的学生,或四川户籍但在外省高校就读的在校毕业前两年内的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2、不限年龄,不限专业,不限应往届,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含自考)。
网上报名要求:
9月2日9:00至9月4日17:00期间,考生登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完成网上报名。报名前准备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彩色、白底证件照(不大于200K、格式为jpg;jpeg)。
提交报名申请后,及时查看审核状态,如通过,在9月8日24:00前完成网上缴费(70元/科次),只有缴费成功,后续才能正常打印准考证。
考生信息审核:
笔试报名需要进行网上审核,审核时间为2022年9月4日9:00至9月6日17:00。考生网上报名后需等待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在两个工作日内的网上审核(仅审核考生照片是否符合要求,填报的项目是否齐全,不对考生报名条件和信息真实性进行审核)。
考生应确保填写报名信息的真实性,如因信息错误,以及谎报、瞒报信息参加笔试的,若在后续面试审核或资格认定阶段发现所填信息属于虚假信息或者不符合报名条件而导致审核不通过的,由考生本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考生在审核时段内可随时登录网报系统查验审核状态,并可对本人的报名信息进行修改,审核一经通过,考生信息不得更改。审核未通过的考生请及时按要求修改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同时还须重新选报考试科目和考区后再次提交。逾期未提交修改信息的将不予审核。
教资考试报名2023下半年时间如下: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日期为2023年3月11日,笔试报名时间为2023年1月13日,面试报名预计在4月份;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时间为预计安排在2023年9月上旬,面试报名时间预计安排在2023年12月上旬。
报名具体时间节点略有差异,考生需仔细查看报考地教师资格笔试公告。
拓展知识:
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3年1月4日)整理:报名时间:2023年1月13日9:00至1月15日17:00;审核时间:2023年1月14日9:00至1月16日17:00(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在审核时间段内可继续提交报考信息)。
据《吉林省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2022年12月28日)整理:报名时间:2023年1月13日8:00-1月16日15:00;网上资格初审时间:2023年1月13日-1月17日17:00。
据《浙江省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2年12月30日)整理:笔试报名网上信息输入时间:2023年1月13日至15日12:00;网上资格审核:2023年1月15日12:00至17日8:00。
备考建议
备考教资考试需要系统地复习相关教育知识,并进行模拟测试和练习题,熟悉考试形式和内容。同时,考生还可以参加教师培训班或自主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