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教师资格证面试题

feion1992024-07-24  0

本人9号刚参加完小学数学面试。最前面的两道问题大概是 同学在背后说不喜欢你,你会怎么办?/你是很敬业的老师,但所教的成绩 不好,怎么办? 抽题试讲是 梯形的面积。这些随机抽取的,很多问题还有试讲题目的。看到有人试讲了三位数除法什么的。讲完答辩题目有两个,学习梯形面积,建立在原有什么知识的基础上?/在具体讲的时候,讲到了以平行四边形面积为基础,长方形是不是忘讲了?总之复习的时候,最好把重要的知识点都过下哦,做到心中有数。一抽到梯形的面积,我就暗暗窃喜,自己没什么问题啊哈哈

这个都是随机抽题的,所以不好确定的回答,加油!

2020下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面积知识,并提问数学课本面积的大小。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容易想得到可以用数方格的形式进行表示。

让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表示,并分享表示结果。(6个格子、24个格子等)

结合不同结果,教师追问原因,明确因为格子大小的不同。

教师讲解实际是计量的单位大小不同,引出课题——《面积单位》。

(二)讲解新知

1.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针对比较课本大小的方法,教师提问若只知道数格子的结果,能否进行比较。

预设部分学生根据数格子的结果各有不同能够想到只比较数量不能进行比较;

部分学生想到比较格子的大小,进而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格子的方法简单比较物品面积的大小。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分享思考结果,得到需要规定好格子的大小。

教师讲解:确定格子的大小,实质是统一了计量单位。

3.感知大小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卡片、报纸等物品裁剪、拼接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感受它们的实际大小。

学生展示制作结果,并分享对比结果:1平方厘米大约是大拇指指甲的大小、1平面米大约能站12名学生。

学生活动: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橡皮一面、数学课本封面、黑板面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

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_________。

(2)练习本的面积约2_________。

(3)一张有邮票的面积约6__________。

(4)单人床的面积约2_________。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课后作业:利用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生活物品的面积大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要学习面积单位?

【参考答案】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长度、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单元知识展开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突变和飞跃。教材的编写,一方面是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主动探索建立面积的表象,熟练应用面积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为本单元后面的面积计算作充分的知识铺垫。

2.你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展开教学的?

【参考答案】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知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为了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利用数方格的形式表示数学课本的大小,之后让学生分享各自数数的结果,发现大家表示的各不相同,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在学生认识常用面积单位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不同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经历测量、观察、对比的过程,增加对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感知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结构化问答、试讲、答辩。结构化问答就是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是随机抽取一到六年级的数学课本知识,进行课堂模拟试讲;答辩就是考官针对考生的试讲提出问题,考生作答。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抽题范围是小学1到6年级教材知识点内容,其中高年级3-6年级抽到的内容概率比较高。面试备考时需要提前熟悉面试学科的对应专业知识,有备无患,抽到题目时能够快速进行备课。

建议第一掌握资格证试讲的基本流程环节;第二分类掌握各类知识点的试讲基本思路,每类能结合网络资源、教案等设计出自己能驾驭的、有亮点的试讲思路;第三熟悉小学阶段的知识点,能用前面两步所学举一反三。

从分类来看,小学数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板块。前两板块考得更多,在板块内又可分为认识类(如数与代数—分数的认识,空间与图形—认识梯形),计算类(如数与代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空间与图形—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面试教案范例《小数乘小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能正确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数位,能正确的进行笔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下列各题。

6.4×()=641.25×4=( )1.6×5=( )

2.列竖式计算4.65×24=6.25×35=

3.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________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2.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3.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4.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总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三)巩固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

3.7×4.6=4.87×6.43=5.4×1.07=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0.85×0.08=

四、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3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