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2023年报名条件

feion1992024-07-24  3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时间是7月7日—7月10日,考试时间是9月16日。面试报名时间是在11月8日—11日,面试时间是在12月9日—10日,笔试和面试通过之后需要进行认定。

2023下半年教资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证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二)、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三)、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

(四)、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五)、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教资考试注意事项

1、时间规划:教资考试通常有多次报名和考试时间,需要提前规划好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备考进度和考试日期,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备考充足。

2、考试内容:需要认真了解教资考试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掌握考试要求和考试重点。可以结合教资考试的考试大纲,有重点地进行备考。

3、考试资格:教资考试对于参加考试者的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等级等。需要认真阅读招聘公告,确定自己是否符合参加考试的条件。

4、报名材料:在报名期间,需要准备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名材料,如身份证、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等。需要仔细核对报名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免影响报名结果。

5、做好心理准备:教资考试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和学长学姐交流,多进行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增强对考试的信心。

6、注意考场纪律:在考试当天,需要遵守考场纪律,按照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考试。还需要注意考试安排的细节,如带好考试准考证、考试用品等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2023年报名条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无犯罪记录。原则上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并应符合本省确定并公布的学历要求。应届在校生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提供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

学历要求明细:

1、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2、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3、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各级别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明细:

1、高等学校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导论》、《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标准解读》。

2、高级中学、初级中学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导论》、《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标准解读》。

3、小学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导论》、《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标准解读》。

2023年教资报名条件要求如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中请认定教帅资格的休检标准。

4、符合教师资格证规定的学历要求。

考幼儿国教师资格证,应当县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基以上学。考小学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考初级中学教帅、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T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教资考试面试要求:

1、积极向上,情绪调控,自信大方。

2、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有亲切力。

3、言语表达,口齿清晰,语速适中,语言具有一定感染力,有起伏,抑扬顿挫。

4、善于倾听,对学生作答做相应的点评。

5、思维逻辑性强,在结构化答辩中,先思考几秒钟,重复一遍问题,假如我是老师的话我会怎么做?

6、讲课中有新颖的课堂设置环节。

7、重难点讲清楚,课堂与生活联系,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8、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终身学习,搜索信息的能力。

9、不要出现专业知识错误。

10、对学生进行的答案做出教学评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3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