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题目课文

feion1992024-07-24  0

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内容,为小学语文科目课程,建议考生多看书,以及备课等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内容: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进行。遵循《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和《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主要考核申请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学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面试程序。1.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考点,进入候考室候考。2.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经考生确认后,系统打印试题清单。3.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备课20分钟。4.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7.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单独命题,不使用测评系统抽题。(另行通知)

面试:回答规定问题2个+试讲10分钟+答辩;是的。考试题目以2019年语文为例:语文试讲题目 结构化《咏柳》 老师因为私事对学生情绪不好,还有一个是老师上课突然摔倒了怎么办《蜜蜂》 蔡老师穿着打扮时尚漂亮经常引起同学讨论,假如你是蔡老师,你怎么办《找春天》 上课摔了一跤,同学们哄堂大笑,你怎么办《开满鲜花的小路》 小茹成绩不好,上课还说话,张老师让她站着听《千人糕》 PPT同学反应讲课快,我自己又不能兼顾啥啥啥的,忘了《端午粽》 学生上课到处乱跑,不在座位上听课《小壁虎借尾巴》 全班考试作弊,作为班主任怎么办。《比尾巴》 你上课期间有学生发烧了怎么办《青蛙写诗》 你怎么理解师德师风《树与喜鹊》 你经常用PPT讲课,学生反映课件内容记录不下来,没办法一边听课一遍记录知识点,你怎么办?《找春天》 观摩课上,你一直鼓励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可是仍然没有人站起来回答,你怎么办?《赵州桥》 学生上课玩手机怎么办《彩色的梦》第二小节 提问学生发短信告诉我很高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等等等

一、教科书分析   1.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我”给四个季节分别画了一个太阳,表达了其善良、美好的心愿。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讲述画一个太阳。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二、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感悟“我”善良、美好的心愿。   3.认识偏旁舌字旁、页字边,能正确认读“太”等13个生字新词,读记“高山”等9个词语。   4.认识笔画“横撇弯钩”,能正确读写“太”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四、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太”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太”等7个字。   五、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善良、美好的心愿。   六、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七、教学时数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课件出示有关字词:   一片金色秋天为什么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2.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老师板书题目:④四个太阳。(“太阳”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太阳”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关于四个太阳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只有一个太阳,怎么课文却说是四个太阳呢?通过这四个太阳,课文告诉我们谁的什么心愿、想法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①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②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①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②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③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④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2.读准课文学习。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②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自然段。   3.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   (2)出示任务: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3)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预设:后鼻韵母的:忙、尝、香;鼻音的:暖。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4)自由练习读准课文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反馈指导认读的字的读音。   4.认识偏旁舌字旁、页字边。   (2)反馈指导。   甜(“舌”“甘”)舌字旁   颜(“彦”“页”)页字边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甜”的舌字旁和“颜”字的页字边。(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舌字旁”的字,大多与舌头相关。如“甜”字,本义是为甘甜,那就要用舌头才能品尝出;又如“舔”字,用舌头接触的意思,所以用舌字旁。“页字边”的字大多与人头有关,如“颜”字,指的是脸色、面容,跟人头有关;又如“须”字,本义是胡子,与人头有关。   (4)课件出示,齐读一遍:   “甜”字——“舌”,舌字旁   “颜”字——“页”,页字边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两个偏旁新朋友:舌字旁和页字边。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5.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2)出示任务:在读准音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   (3)反馈指导。   ①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②课件出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太、太、太,太阳的太”。齐读,自由读。   (4)“太、阳、道、忙、尝、香、甜、温、暖、该”口头组词(“忙、尝、该”在课文中为单音节词,通过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理解该单音节词的词义以及该字字义)。   ①(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②反馈指导: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③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④学习读通顺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⑤反馈指导: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春天,春天该画什么颜色呢?   ⑥自由朗读、齐读全文。   (5)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6.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图文结合,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1.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说话。   ①PPT示课文图画,出示任务1:观察课文的这幅图画,想一想,图画上的小男孩是课文中的谁?他画好了什么颜色的太阳?分别是什么季节的太阳?   ②反馈指导:预设:图画上的小男孩是“我”;他画好了绿绿的太阳——夏季的,金黄的太阳——秋季的,红红的太阳——冬季的。   指名说说根据图画上的什么判断是这个季节。(夏季——树木深绿色;秋季——树上结果子,树叶金黄;冬季——下雪,树光秃秃的。)   ③出示任务2:继续观察图画,猜想一下,没画好的太阳应该是哪个季节的?应该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④反馈指导:预设:春季;彩色;百花盛开、万物生长(只要说的是春天的物象的,就应该肯定)。   (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①出示任务1:朗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根据课文的内容,在每一幅图画旁标上对应自然段的序号。   ②反馈指导。   指名到PPT图画前,其他学生按照老师要求朗读指定段落的自然段,被指名的同学指出对应的自然段。师生共同评议。   ③反馈订正后,出示任务2:你根据课文的那些句子判断春季的太阳图画还没有画好?用横线画出。   ④反馈指导:   预设: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哦,画个彩色的。   指导感情朗读这个问句和答句。   ⑤说话练习。   A.出示任务:根据课文内容,用句式:“‘我’为____季画了______的太阳。”说话,四个季节都要说到哦。   B.自己先说一说,然后同桌说一说。   C.指名在班级上说一说,师生评议。   ⑥小结过渡。   课文讲了小男孩“我”画四个太阳,画好了三个,分别是夏天——绿绿的太阳,秋天——金黄的太阳,冬天——红红的太阳。还有一个是春天——彩色的太阳。那么“我”画四个太阳要表达什么愿望、想法呢?   2.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1)品读“绿绿的太阳”。   ①出示任务:朗读“绿色太阳”的自然段,想一想“我”画绿绿的太阳表达的心愿是什么?你是从哪个句子知道的,用波浪线画出这个句子。   ②反馈指导。   预设:心愿:到处一片清凉;句子: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指导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①出示任务:朗读其他自然段,想一想“我”画其他颜色的太阳分别表达的心愿是什么呢?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用波浪线画出这些句子。   ②反馈指导。   预设:心愿:尝尝水果的香甜;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心愿: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句子: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心愿:多彩的季节;句子: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分别指导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3)总结。   原来,小男孩“我”画四个太阳是表达了他四个美好的心愿,他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4)感情朗读全文。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3.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想一想九个词语分成哪三类记认。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分类预设:田野、颜色、感觉。   (3)评价。   ①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②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五)写字指导   1.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太、片、为;左右结构:阳、秋;上下结构:金;全包围结构:因。   2.认识笔画“横撇弯钩”。   出示任务:观察这个笔画,说说自己认为写好这个笔画要注意的地方。   (2)指名反馈后在田字格上范写“横撇弯钩”,并讲清书写方法:撇和钩要轻、快。   (3)学生在田字格上仿写两个,反馈纠正强调“弯钩”的书写,然后改错。   3.指导书写。   (1)指导“阳”“秋”的书写。   ①观察并说说“阳”“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②范写“阳”“秋”,分别提示:“阳”字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秋”字左窄右宽,禾字旁的横、点要退让,火字旁的撇要穿插。   ③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金”“因”。   ①观察并说说“金”“因”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②范写“金”“因”,分别提示:“金”字人字头撇从竖中线起,撇高捺低,舒展全覆盖,相交成900;笔顺最后一笔是横。“因”字国字框横比竖短,左竖稍短,控制大小;“大”捺变点;笔顺先外后里再封口。   ③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太”“片”“为”。   ①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②观察并说说“太”“片”“为”各笔画起止位置。   ③范写“太”“片”“为”,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④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六)总结   1.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2.板书设计。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考题回顾【多版本】   1、木兰诗   2.沁园春雪   3.散步   4.陋室铭   5.天净沙秋思   6.《春》仿写比喻句   7.望月   8.范进中举   9.最后一课   10.《陋室铭》   11.石壕吏   12.水调歌头   13.杜甫望岳   14.河中石兽   15.我微笑着走近你   16.我的叔叔于勒   17.行路难   18.苏州园林   19.少年正是读书时   二、考题解析【例如:《行路难》】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   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   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   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板书标题)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3.教师解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4.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三)深入研读   1.学生自主探究,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面对现实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形象写出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的复杂心理。)   (5)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三)小结   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巧用历史故事、典故;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C.跳跃式的结构。)   2.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学生思考,探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最后归纳。   3.巩固体验诗作感情,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四)作业   课后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的。   【参考答案】   对于《行路难》这一课,我将知识与能力目标设置为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了解李白生平和作品风格。而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会多次引导大家诵读本首诗歌。《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领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诗人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安排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学生便能够从中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矛盾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你认为这首诗中你最想和学生分享的闪光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2.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脍炙人口的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去实现理想的佳句,意思是: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破”“挂”二字极富气势,传神地表达了作者不因一时之失意而气馁,而是极为乐观,对自己的仕途理想充满信心。   以上几点都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希望能够和学生分享,也希望学生能从中受到陶冶和启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2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