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复核流程是:
1、联系当地教育考试机构,获取成绩复核申请表。
2、填写成绩复核申请表,注明复核的原因和要求。
3、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面试考官评分表、面试录音或录像等。
4、缴纳相关费用,一般为每科目300元左右。
5、等待当地教育考试机构的复核结果反馈。
6、如复核结果为有误,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将重新评定成绩并重新发布成绩公告。
教资面试考试通过之后怎么办
1、教资面试合格后,记得查看“合格证明”教资笔试和面试科目均合格的考生,可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教资面试成绩公布后,成绩合格的考生,可自行登录网站“合格证查询”栏目,查询、下载、打印PDF格式“网页版”的考试合格证明。该证明是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有效期3年。
2、教资面试合格后,距离拿证,还有一步:认定。教资认定是笔试和面试都合格后,提交相关材料换取纸质版最终证书的过程,此过程不再考试,但需要进行网上报名-体检-现场审核提交材料-拿证等过程。
教资面试成绩有效期
三年。教资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资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就是教资面试有效期,教资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
教资合格证明并不等同于教资,在获得这个证明后,考生还要向相关认定机构提交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合格证明的有效期为3年,请大家以合格证明或是成绩查询页面上标注的有效期为准。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教资面试成绩的“有效期”是三年。
教资证书的有效期:教资证书长期有效。目前部分地区正在试点定期注册,该教师资格证注册仅限于已进入教师岗位的持证者,要求5年一周期进行注册,未注册通过的取消教资。未进入教师岗位的持证者不受定期注册影响,教资证书依然有效,但一旦从事教学工作后则需进行定期注册。
教资面试复核成绩需向省考试院提出申请。
复核流程:
考生如对本人的面试成绩有异议,可在考试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具体以当地面试公告为准)按规定程序向考试所在考区教育考试机构提出复核申请,考区教育考试机构汇总后上交省教育考试院。
申请须注明申请人准考证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省教育考试院在接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复核结果后以书面方式通知考生所属考区教育考试机构,由考区教育考试机构告知考生。
认定流程:
面试成绩查询合格后,就可以准备相关资料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证了。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首先要了解政策,之后经过“具备条件”、“参加考试”、“准备材料”、“网上申报”、“现场确认”等环节,符合条件者将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时间规定:
查询时间:2023年3月1日起;复核时间: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0日。
教资面试注意事项:
可以适当看稿:
如果备课时的没有被收了的话,在试讲过程中大家可以适当的看稿,注意,是“适当”。十分钟的试讲时间,如果你一直盯着稿子看的话,那是不合格的。除了像语文这种科目,需要按照文章内容讲解,所以不得不看原文内容的,但是也要尽可能的少看。
不要讲得太细,抓重点:
试讲的时间就只有10分钟左右,大家讲得细了,就会超时,而且会忽略了重点。首先,在导入阶段一定要简洁,三言两语就搞定。其次,要明确试讲的重点,最多两个重点就够了,按照重点讲解就行,讲得不要太细。最后,要完成。
试讲的时候不要太细,但是内容要完整,从导入、讲解、总结、作业,都尽可能的做到,且不超时。
适当的互动:
众所周知,试讲就是模拟课堂教学,而该环节最忌讳的就是老师成了主体,一定要记得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为了突出学生是主体,就要进行适当的互动。但是互动不能太过,适当即可。
以上数据出自公务员考试网。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复核流程是考生向考试所在考区教育考试机构提出复核申请,然后区教育考试机构汇总后上交省教育考试院进行统一复查,最好以书面方式通知考生所属考区教育考试机构,由考区教育考试机构告知考生。
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笔试和面试,考生可以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查询面试成绩,考生如对本人的面试成绩有异议,可在面试成绩公布10个工作日内向报考考区所在地的教育考试机构提出复核申请。
申请成绩复核是考生要注明准考证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复核申请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并在规定时间内向考试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逾期将不再受理。教师资格证成绩复核范围为漏登分、错累分,漏评阅试题试卷,查卷必须符合规定,凡涉及评阅宽严尺度问题的一律不予复查。复查结果由考试机构提供查询。
教师资格证的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证书(简称:教师资格证),是教育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等法律法规设立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持证人具备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
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国家规定统一编号,加盖相应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钢印后生效。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社会各类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证明不能作为教师资格证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