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中小学部分的面试考试了,结构化问答作为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考生们在考前需要多多练习的内容,我在本文中为大家带来了2022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结构化问答考前分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资格证面试的结构化问答可以分为,自我认识,人际沟通,突发情况,计划组织,综合分析,时政热点这6类题目,每个大类下属可以分成几个小类。
但当我们准备结构化问答时,我们不可能为了这5分钟而去背大段大段各种类型的详细问答,因此通用思路和通用角度,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一,通用思路
结构化问答,我们通常可以分三个部分进行回答,分别是:点题部分,析题部分,总结部分。
点题部分
点题:重复题干的主要内容并加上一系列的引导扩充句子,从而过渡到我们的析题部分,如果是知识点的提问要回答问题。
比如:学生在课上捣乱怎么办?我们的点题可以这样说。学生的捣乱行为将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不利于所有学生的全面提升,因此我会高度重视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并帮助其积极改正解决。
比如:你赞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吗?点题可以这样说。教育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我们作为老师要尽心尽力的教导学生,但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由老师教导单方面因素决定的,我们需要辩证的来看待。
析题部分
析题:一般的题目,我们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进行回答在我们自己练习时可以用“首先,其次,然后”为开头进行练习。这一部分突出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回答,如果是正反方那就两面,其他问题尽可能三面。
比如:学生在课上捣乱这一类问题,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回答。首先让捣乱的学生安静下来,然后为全班学生布置一个小组讨论思考的题目促使教学工作继续进行,接着我们走到捣乱闹事的学生身边,了解清楚学生为什么要捣乱,扰乱纪律,如果是直接能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趁着其他学生思考进行教学工作的时间,简单的解决问题。如果是因为学生其他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先安抚学生,等到课后再进行单独的了解解决。事后组织班会讨论上课违反纪律扰乱教学会导致怎样的不良后果?使得学生们明白这一行为的问题,从而增进班级整体纪律和班风建设,尽可能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如果是现象观点看法类的问题,那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家长,老师,社会,的角度进行不同方面的分析。
比如:你赞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吗?我们就可以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来讲。首先教育学生是老师的本职工作,老师应该尽力了解学生,教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生的发展,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在学校之余的家庭当中,更好的发展他的个人品质,个人道德,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于制约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成长,同样的良好的社会教育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结部分
总结:总结部分一方面是要把之前所说的观点凝练,总结为一句话,另一方面也要加上几句话点缀升华一下。
比如:学生在课上捣乱怎么办?我们的总结可以这样说。总之以后遇到此类事件,一方面我要妥善解决,另一方面我也会认真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把工作越做越好。
比如:你赞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吗?我们的总结可以这样说。总之影响学生学习的方面不单只有老师,还有家庭与社会等各方面,不能孤立的把老师当做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唯一影响因素,如果我有幸能够成为一名老师,一定会与家长以及社会合力,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通用角度
从以上的思路和回答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回答的时候围绕着教育学生或者教师本身的岗位要求,可以扩展出很多内容,以这些知识点为主干,我们就可以把结构化问答的析题部分整体撑起来。
教师教育方面
可以使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师德六条,四有好老师,备课,班级工作,家校沟通等作为析题主干。
教育学生方面
可以从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师生沟通和教师教学能力作为三方面,对于直接教育学生可以从,说服,榜样,陶冶,奖惩,锻炼,主题班会等方面去说。
对于组织计划和时政类的题目,直接套用网上的通用模板即可。
第三,结构化练习的注意事项
结构化练习可以先从自己手写开始,每道问题,大约手写300个字,模拟问答,回答时间大约一分半钟,拿捏住回答的主干和所用的知识点主干即可,当然也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套话。
刚开始练习可能会有紧张和不适应,这点需要在练习中克服,理想地方式是面带微笑配合肢体语言从容地回答问题,总之多学多练,最好能展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总结
结构化问答只有5分钟从题库中抽题,我们的每道回答大约控制在1.5分钟,我们分成点题习题总结三个部分来回答,析题要运用我们所学教育学知识来撑起来主干,注意多学多练。
A.生
B.丑
C.净
D.末
答案:C。“花脸”又称“净”,主要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的男性人物。
2.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甘英
答案:C。张骞是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玄奘促进的是中印文化的交流;甘英在汉朝时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对西亚各国的认识。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和建筑学的提高。
3.尽管白天阳光有时不能照到房间里,但房间仍然很亮,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的衍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放射
D.光的折射
答案:B。虽然太阳光不能照到房间里,但是射到其他处的光线会反射,所以,总会有光反射到屋子里。
4.格塞尔有关双生子爬楼梯的比较实验,证明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答案:B。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因而选择B。
5.“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答案:B。该理论为内发论的观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其中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6.下列关于儿童在前运算时期所出现的“自我中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儿童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
B.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协调
C.儿童的利己主义
D.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
答案:C。儿童在前运算阶段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不同。
7.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性
B.主动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奋感
答案:C。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处于个体的青年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焦虑
C.激情
D.应激
答案:A。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9.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功能?( )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信号功能
D.激活功能
答案:D。情绪情感具备信号、调节、动机、感染、适应等功能。
10.材料:
小易的妈妈是服装店老板,经常给林老师送礼物,林老师非常喜欢小易,即使小易和同学打架、不完成作业,老师也不会责备他。朵朵学习好,林老师夸她是小天才,常常上课夸奖她。小白也想让老师表扬他,于是对老师说:“老师,我跑得快,美术也好,您能不能表扬我一下?”林老师说:“你这学习成绩,还想让我表扬你!”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林老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资格证考试参考答案】
材料中林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做到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侮辱和体罚学生。材料中,林老师对待学生厚此薄彼,对经常送礼的小易亲和有加,即使犯了错也不加管教;并且只表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体育以及美术方面表现优异,但学习成绩不好的小白不但不予表扬,甚至恶语相向,侮辱学生的人格。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做到爱国守法,自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材料中,教师不仅没有公正对待学生,而且还侮辱了学生的人格,违反了教育公正的原则,同时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最后,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料中,教师没有公正的对待学生并对学生使用侮辱性的语言,为学生树立了错误的榜样;同时,收取学生家长礼物的行为也违反了廉洁从教的要求。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践行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不侮辱学生的人格,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关注。
1.学生抽烟,看到你之后就把烟头扔了,这事怎么处理?
【答题思路】本题为应急应变题,可以参照分析情况、确定任务、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四步答题。
【参考答案】
学生吸烟的情况是在教育过程中是值得引起教师重视的问题,但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考虑的学生的情况,因地制宜。
首先,我会先和学生进行私下的沟通,了解他抽烟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学生缺乏对于香烟危害的认识,那么我会针对此情况对这名学生进行教育,告诉学生香烟不仅仅对我们自身的身体有危害,并且二手烟对于他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从而让他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从而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如果是由于生活或学习压力过大而选择吸烟,那么我会反思自己教学安排,并且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告知家长应当及时用合理的方式对该生进行劝阻。并且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这名学生,帮助学生戒除香烟。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教育出了从知识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应该从生活上对他们进行帮助,我会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帮助班内的学生树立禁烟戒烟的意识,从而创造文明校园之风。
2.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然后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高,疏于管教,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做?
【答题思路】本题为综合分析观点类题,可以参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步答题。
【参考答案】
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有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疏于管教,作为一位班主任,针对于这种现象,我会这么做:
首先,作为老师应该以更加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不能因为是留守学生就拿有色眼镜看学生,觉得孩子学习差或者心理有问题就不漠视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父爱母爱缺失的同时在学校也得不到爱护,使学生更加的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我也会及时对他们进行关心,例如在生活方面进行关心,询问基本的一日三餐是否能得到保障;定期进行家访,了解他们课后的基本情况等。
其次,作为老师要联合各科老师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扬长避短,学生进步就多鼓励让学生更加自信,促进学生成长。
最后,我会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父母不在的就和监护人沟通,在家的监护人一般都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多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劝诫不要一味的将学生的教育全部交给学校,家庭教育也很重要,课下的监督辅导能够使学生巩固在课上无法理解的内容,同时家庭的温暖也能促进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并劝诫父母,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亲的陪伴,父母亲的关爱会使学生从心理上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3.学校八点上课,班主任让学生七点五十进教室,七点五十以后就不让进了,对此你怎么看?
【答题思路】本题为综合分析现象类题,可以参照扣题、分析、对策、升华思路来答题。
【参考答案】
该班主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教育相关法律规定学生受教育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该教师不允许学生进班级,很显然,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我认为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来引导学生早到:第一,开班会,主题为“一日之际在于晨”,让学生认识到早晨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每天统计前十名到学校的同学,每周排名,对排前十名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第三,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可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早到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相信学生会向老师看齐,主动早到学习。
总之,教师有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责任,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学生权力,而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试题及解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同时祝愿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