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有什么呢,考试难度大不大呢,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一下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统考地区的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非统考地区的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导论》、《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是不分科目的。
目前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统考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不是很大,笔试两门公共课《综合素质》+《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内容就是两本书上的内容,用心去看书,学习就可以考的过,面试主要是以试讲课程为主,抽选题目为小学3年级的水平,而且提前都有备课的时间,在整个教师证的考试过程中,小学是最简单的。历年的通过率也是最高的。
1、按照目前国家统一考试的要求,小学教师资格升到中学教师资格,需要重新参加考试。因为之前考过小学教师资格证书,根据当地的政策可能享受笔试免考;2、根据所在地的不同,一些地方可以免考笔试部分,一些地方则规定可以加试一门“学科知识与能力”后参加面试即可,另一些地方则规定必须重新完成全部的认证过程,具体要看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定。
教师资格证的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根据报考的等级是不同要求的:
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具有办学资质院校开设的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毕业(须是“双向备案”生源)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二)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三)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五)户籍在河北省或持有的居住证申领所在地在河北省的已毕业人员,在户籍或居住证申领所在市报考。
(六)具备办学资质的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院校(名单见附件2)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学校所在地在河北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普通高等学校2年制(3+2)及5年一贯制专科在校毕业年级学生、普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在学校所在市报考。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在廊坊市报考。
(七)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考试。
(八)符合《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及《实施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九)港澳台居民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其他条件、程序与内地(大陆)申请人相同。
天津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信息技术和小学全科11个科目。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内容为:
一、测试性质
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
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
(一)职业道德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知,能清楚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职责。
2.关爱学生,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责任心。
(二)心理素质
1.乐观开朗,积极上进,有自信心。
2.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不偏激,不固执。
3.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三)仪表仪态
1.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衣饰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四)言语表达
1.教学语言规范,口齿清楚,语速适宜。
2.表达准确、简洁、流畅,语言具有感染力。
3.善于倾听,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五)思维品质
1.思维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2.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抓住要点,并作出及时反应。
3.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独到之处。
(六)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处理教学材料,确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
2.能够基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合理设计教师活动。
3.学生活动设计有效,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
(七)教学实施
1.教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能较好地控制教学节奏。
2.知识讲授准确,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3.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能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教具、学具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5.板书工整规范、布局合理。
(八)教学评价
1.能够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反馈。
2.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四、测试方法
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
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