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物理《电磁铁的磁性》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多媒体导入:展示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教师提问:电磁起重机的本质是什么?(通电螺线管。)
教师引导:简单的通电螺线管是如何将那么重的铁制品吸引起来的呢?。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电磁铁
教师展示:插入铁钉的通电螺线管。顺势讲解电磁铁的概念。
2.电磁铁的磁性
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让学生观察教师自制的电磁铁通电后吸引曲别针的现象,学生能据此猜想,电磁铁磁性可能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
设计实验: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如何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可以用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和不同匝数的的螺线管,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验证。)
进行试验:(在进行试验前,提问学生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划片调到阻值最大处。)提供器材并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分析与论证:通过试验学生能发现电流越大、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教师总结: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教师提出,除了以上两种影响因素,螺线管中是否插入铁芯也会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
环节三:巩固提升
如果一个电磁铁的磁性无法达到使用标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加电磁铁磁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述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足够多的生活经验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严重缺少生活经验,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地理解相关概念。而解决这一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利用实验,创设较为理想的物理情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动手操作,也能够获得相关感性材料,并锻炼其观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2.电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电磁铁的实际用途很多,最直接的应用之一是电磁起重机。电磁铁安装在吊车上,通电后吸起大量钢铁,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后切断电流,钢铁被放下。大型电磁起重机一次可以吊起几吨钢材。在电动机、发电机、电铃和电磁继电器里也用到电磁铁。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卫生间里感应式冲水器的阀门,也都是由电磁铁控制的。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 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铁管、水、空气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 5.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6.下列几种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有光将鱼吸引到网内B.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走 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波浪拍击海岸发出的轰鸣声 7.下列事实不能明显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B.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 C.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D.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 8.声音的音调高低决定于() A、声波的波长B、声波的频率C、声波的振幅D、声波的传播速度和音色 9.声音的响度是由() A、声源的振幅决定的B、声源的频率决定的 C、声源的音色决定的D、由以上多种因素决定的 10.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 A.音调升高B.响度增大C.音色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A.频率很高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 13.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 A、用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C.使劲拉弓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 1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音调B、改变响度C、改变音色D、改变频率 15.图3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17.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8.甲同学说话时,声带在3s内振动900次,乙同学说话时,声带在5s内振动1470次,则这两位同学的音调相比较() A、甲的高些B、乙的高些C、相同D、无法比较 19.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中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 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 二、填空题: 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将要上钩的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能够传声.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这说明:声波具有。 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___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_叫声响度大。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5.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_______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 6.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 7.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_______Hz到_______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________,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_______。监测与控制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8.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9.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是乐音的波形,图是噪声的波形。 三、简答题: 1.列举两个生活或自然现象实例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四、实验探究题: 1.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0℃)331海水(25℃)1531 空气(15℃)340冰3230 空气(25℃)346铜(棒)3750 软木500大理石3810 煤油(25℃)1324铝(棒)5000 水(常温)1500铁(棒)5200 通过以上数据请你归纳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 结论二:。 2.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实验时要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会既听到___________振动发出的声音,又听到刻度尺敲击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 (2)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刻度尺振动的频率. (3)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 A铜600.76 B铜600.89 C铜601.02 D铜800.76 E铜 F铜1000.76 G钢801.02 H尼龙801.02 I尼龙100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 5、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20-100102030 声音速度/(m/s)218324330336342348 (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 _________m/s.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如下:
初中教师资格证笔试考3科,分别是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初中学科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
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试考1科,在学科中任选一科报考即可。
教师资格资格证笔试采取纸笔化考试;面试采取试讲方式,从结构化、试讲、答辩三个环节进行考查。
教师资格证考试各科目考试题型如下:
科目名称考试时长题型题量满分综合素质(中小幼)2小时单选29题;材料分析3题;写作1题150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2小时单选20题;简答3题;材料分析2题;教学设计1题150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2小时单选21题;辨析4题。
简答4题;材料分析1题150分保教知识与能力(幼)2小时单选10题;简答2题;论述1题;材料2题;活动设计1题150分教师资格证面试20分钟结构化2题,试讲1题,答辩2题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