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及其简称(三边分别相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与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组合(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分别相等)。引题: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板书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思考——三个角分别相等能否判定三角形全等?直角三角形有没有特殊的全等判定条件?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共有五种,分别如下:
边边边(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SAS)——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ASA)——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以上三种判定属于初中数学九个基本事实。
利用“角边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推出第四种判定,
角角边(AAS)——两角及其中一角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五种方法仅适用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你是如何设计探究AAS判定定理的?
【参考答案】
AAS判定定理的探究分为猜想和证明两个环节。猜想环节,我设置一个学生活动:给定两角大小及一角对边的长度,让学生动手画符合条件的三角形。首先独立完成,然后四人一组,通过裁剪、重叠,学生发现组内的四个三角形全等;接着我任选几个小组,通过重叠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大家做出的三角形都全等。经过亲身经历,学生能够得到AAS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猜想。接下来才进行严谨的数学证明,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ASA来证明AAS,渗透转化思想,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
我之所以在题本的基础之上补充动手操作的猜想环节,是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先通过动手操作感性地认识AAS也许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有了经验支撑,再通过数学证明理性地认知AAS判定定理。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或认知流程。
2020下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数学《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承接近期所学的三视图,说明本节课练习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二)回顾旧知
回顾三视图的类型以及作图要点——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三)习题精讲
多媒体出示例题:画出图中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师带领学生画圆柱的三视图,以问题引导学生:
①主视图的轮廓由什么组成,分别对应圆柱的哪一部分?
②主视图矩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③左视图的轮廓由什么组成,分别对应圆柱的哪一部分?
④这个矩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⑤这个矩形和主视图的矩形有什么联系?应该画在什么位置?
⑥俯视图的轮廓是什么样子,对应圆柱的哪一部分?应该画在什么位置?
教师补充:在视图中加画点划线表示对称轴。
组织同桌合作画正三棱柱的三视图。注意提示正三棱柱的特征。
请一位学生板书,全班订正。
组织学生独立画球的三视图。
完成后教师简单订正。
再次强调三视图所反映的信息以及画三视图的注意事项。
(四)小结作业
2020下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物理《磁感线》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复习导入: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教师引导:那如何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呢?由此引入本堂新课《磁感线》。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磁感线
教师讲解: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2.蹄形磁体磁感线
教师引导:在磁体外部放置越多、越小的磁针,就能越清楚地看出磁场的分布情况。那我们就来观察一下蹄形磁体的磁场分部情况。
教师提示:在蹄形磁体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撒一层铁屑,轻轻敲打玻璃。
学生实验:在教师提示下进行实验。
教师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小铁屑有规则地排列起来)
小组讨论:为什么小铁屑会有规则地排列起来?(因为撒在磁体周围的每个小铁屑都被磁化,相当于一个个小磁针,小磁针在磁体周围磁场的作用下有规则地排列)
教师引导:通过实验,磁场的分布情况被形象地显示出来了,那我们用磁感线描述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磁感线定义及磁感线的分布特点。
2.布置作业:地球相当于条形磁体,磁感线分布是什么样的?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吗?是真实存在的吗?
【参考答案】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磁感线方向为N—S,内部为S—N。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假想的,场是真实存在的。
2.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及磁感线特点。为了使学生掌握重点,我首先介绍了磁感线的定义,让学生认识磁感线。接下来,通过我的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验,发现蹄形磁铁周围磁场的特点,并让学生小组讨论实验中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磁感线,所以,我来完成蹄形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绘制,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又让学生自主完成条形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绘制。最后让学生自己对照图像观察得出磁感线的分布特点,以突破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