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虫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课程(高清视频)百度网盘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儿童发展学家普遍认为,( )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 A.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形成 B.抽象性开始发展 C.随意性开始发展 D.言语的获得 2.儿童发展正式成为科学是从1882年普莱尔的( )出版算起的。 A.《儿童心理》 B.《儿童与世界》 C.《一个婴儿的传略》 D.《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 3.儿童发展研究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测量法 4.(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A.身体的发育 B.心理的发展 C.社会化发展 D.文化的发展 5.在同一时间里,注意指向多个不同对象,比如老师一边弹琴,一边要注意班上的孩子,这是指的( )品质。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广度 6.同一时间里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有时也称为注意范围。这是指的( )品质。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广度 7.研究发现,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不遗忘 D.起伏不定 8.( )是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人或物)或在自己的理想或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A.生气 B.伤心 C.高兴 D.害怕 9.儿童早期依恋的测量方法是( )。 A.两难故事法 B.对偶故事法 C.社会测量技术 D.陌生情境技术 10.3岁以后,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明显增加,( )主要就是对3岁以后的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研究。 A.视觉悬崖 B.糖果实验 C.延迟满足实验 D.守恒实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__________是儿童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神经系统与大脑发育迅速。 2.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包括__________、认知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文化性发展。 3.产前发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层次的神经可塑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包括突触的形态上和功能上的修饰。 5.视觉适应包括__________和暗适应,它们都是视觉研究的重要内容。 6.__________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 7.一般可以把元记忆分为关于记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无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是指__________。 9.__________是理解句子中各个词语的意义,如学习标志物体、动作特点的词,以及表示物体之间关系。 10. 对语言的运用是__________。 11.__________是一种“他向”语言,其目的是对听话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传递信息、批评与嘲笑、祈使与威胁、提问与回答等。 12.当遇到不熟悉的情景或陌生的物体时,婴儿会主动从信任者那里寻找情绪线索作为行动参照,这种反应称为 。 13.__________是儿童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使用策略,把自身情绪状态调节到合适的强度水平。 14.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是__________。 15.社会测量技术是要求儿童自己主观来评价对同伴的喜欢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一__________和 两种。 16.个体为了抑制某种有碍于目标实现的行为的过程是__________。 17.作为一种认识活动,__________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 18.道德行为发展的理论是班杜拉的__________。 19.早期同伴关系的类型一般分为__________、被拒绝的儿童及被忽视的儿童。 20.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被称为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小脑是人脑中的结构,占脑重的85%,比脑的其他任何部位对环境性的影响都敏感。 ( ) 2.学前期儿童想象是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发展的,但是主要以有意想象为主。( ) 3.心理学领域所说的气质是与个体生理特征,特别是与脑神经活动特征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在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 ) 4.大约5个月时,婴儿进入了牙牙学语阶段,自第9个月起,呀呀语的出现达到高峰。 ( ) 5.社会性情绪的产生和发展要早于基本情绪。 ( ) 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 1.儿童发展 2.神经元 3.定向反射 4.元记忆 5.再造想象 6.元认知 7.呀呀语 8.语法 9.情绪理解 10.能力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32分) 1.简述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2.简述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3.简述抚摸对婴儿发展的作用。 4.简述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5.简述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6.简述依恋及其特征。 7.简述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 8.简述师幼关系的特点。 六、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 1.结合教学实践,试论述在培养儿童注意力时应注意哪几点原则? 2.试论述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A 3.A 4.A 5.B 6.D 7.A 8.B 9.D 1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婴儿期2.生理发展3.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4.突触可塑性5.明适应6.有意注意7.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自我监控、元认知自我调节8.无意想象9.命题语义10.语用 11.社会化语言12.社会参照13.情绪自我调节14.依恋15.同伴提名法、同伴评定法 16.自我控制 17.道德判断 18.社会学习理论 19.受欢迎的儿童20.同伴关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2.× 3.× 4.√ 5.× 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 1.儿童发展: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2.神经元: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和传导冲动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定向反射: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倾向。 4.元记忆:元记忆是元认知的一个方面,指儿童关于记忆是什么,记忆过程是怎样的,以及什么因素影响记忆的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5.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或如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6.元认知:是指反映或调节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即对认知的认知。 7.呀呀语:听起来像语音,并常具有升降调,但是无意义,不能被理解,常常在婴儿5个月以后不自觉地发出来,第9个月起婴儿呀呀语的出现达到高峰,不同文化和背景下发出的声音相似。 8.语法:语法由一系列语法单位和有限的语法规则构成,是语言中最为抽象的基础系统。 9.情绪理解:是指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10.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32分) 1.答:年龄特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生理、心理、社会整合机制的结果,儿童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每一个阶段中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 (2)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 变,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2.答: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个体所处环境以及所面临的任务要求等都会对儿童个体的动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影响动作发展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基因的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感官经验的统合。 (2)影响动作发展的非生物学因素,如个体成长的物质生活环境、特定的养育观念和方式等,不仅会对儿童动作的发展速度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其特定动作的发展水平以及动作发展的顺序和倾向。 3.答:(1)刺激婴儿全身皮肤感官与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联系,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 (2)促进婴儿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3)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动觉醒周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 (4)促进消化,增加体重。 4.答: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三种基本策略开展:复述、组织、精细加工。 (1)复述:学前儿童就已经开始使用复述了。 (2)组织:如果在记忆一些内容时,能将信息结合成为更大的单元,这就是组织策略的使用。 (3)精细加工: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建构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就是精细加工策略。 5.答:(1)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a.学前,儿童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想象; b.学前儿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 c.想象完全脱离现实到合乎客观逻辑。 (2)入学后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加,创造性的内容逐步增加,想象的独特性也日见端倪,想象更符合现实逻辑。 6.答:现代学者们认为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依恋关系是依恋双方情感交融的关系,但有一方表现出更为依赖; (2)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和目光追随; (3)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依恋还具有传递性和稳定性。 7.答: (1)文化; (2)父母教养方式; (3)同伴关系; (4)儿童自身原因。 8.答:师幼关系指的是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其他早期教养机构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师幼关系除了有双向性、双重性、差异性等一般表现之外,还有以下特点: (1)游戏性; (2)稳定性和亲密性; (3)内隐的长久性和外显的单向性。 六、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 1.答:儿童注意力的培养是潜移默化与练习培训结合的过程,在培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刺激丰富化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尽量使刺激组合成为一个整体,避免刺激孤立,利用联觉培养有效的刺激反应。刺激物适度丰富、鲜明。 (2)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的训练要与注意发展相匹配,如与婴儿、低龄幼儿谈话时语速要缓慢,声音要柔和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不能操之过急,要因龄施教。 (3)形式立体化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力的培养训练并不是单纯的某种操作或几次操作就可以完成的,必须是一个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儿童在游戏、做作业、吃饭的时候都可以进行。 (4)空间渗透式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儿童注意力的培养要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婴幼儿时期,当儿童在专心玩弄手中玩具的时候,父母应给予安静的空间直至儿童自行停止游戏。 2.答:亲子关系是伴随儿童的出生,甚至是在儿童的孕育过程中自然出现的,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是与安全的依恋关系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父母亲的内在工作模式情况。内在工作模式是一种重建记忆,是影响主要照料者(主要是母亲)与孩子建立起来良好亲子关系的主要原因,每个父母都希望与孩子有一个很好的亲子关系,但结果总是千差万别的。 (2)父母亲的抚养品质。为什么同在稳定的家庭中,同由父母等照料抚养的孩子,却出现不同的依恋类型,表现出不同的亲子关系?大量的研究认为,照料者的抚养品质,如敏感性、接受性等也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安全依恋和亲子关系。如研究发现,高敏感性的母亲能使1岁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 (3)父母亲的缺失、稳定情况。很多学者对孤儿院等机构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早期表现出哭泣、对周围环境退缩等更多的不良行为,在成长后期也同样受到影响,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和社会交往问题。 (4)儿童情况。儿童的气质、智力、生理特征、出生顺序等会直接影响依恋关系、亲子关系。 (5)家庭一般情况。研究表明,失业、经济困难、婚姻失败都会影响父母对子女照料的质量,父母之间经常争吵、挑剔,会使孩子体验的多是消极情绪,从而破坏依恋的安全性。 (6)文化性因素。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同种文化背景下依恋类型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在不同的文化熏陶下,依恋类型的具体表现比例有所变化。
考虫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课程(高清视频)百度网盘
链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下列关于幼儿教师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幼儿学习放在首位 B.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C.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D.重视生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2.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错过这个时期,个体口头言语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即使以后再进行补偿教育,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3.以下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儿童观的是( )。 A.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幼儿大声呵斥 B.表演游戏中.教师按照剧本中的语言、动作去规范幼儿 C.教师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游戏 D.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只关注自己喜欢的幼儿 4.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为此,教师应该( )。 A.降低或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5.教师职业道德的天职和核心是( )。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6.李老师是幼儿园里的“明星老师”.因为她总是能够和所有的小朋友打成一片.关注到每个人不同的需要.她还为每位小朋友“量身定做”了一套保育计划,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李老师的行为做到了( )。 A.保护学生兴趣 B.因材施教 C.具有奉献精神 D.努力处理师生关系 7.陶行知说过:“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自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言行上取得一致、和谐,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这两句话体现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爱岗敬业 8.冯老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和蔼有加.对教育幼儿有独到的见解。由于看不惯很多家长盲目溺爱孩子.她经常对家庭教育指手画脚.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家长。冯老师这种做法( )。 A.缺乏教育耐心 B.没有关爱幼儿 C.是家园的有机结合 D.没有尊重家长 9.《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依据( )制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属于教师的(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D.工作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 )四个方面提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 A.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医疗保护、司法保护 C.家庭保护、教育保护、社会保护、医疗保护 D.家庭保护、身心保护、社会保护、财产保护 12.某幼儿园的小新在十一假期期间.私自人园玩耍,导致左手手臂骨折,对于小新所受伤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幼儿园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幼儿园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C.幼儿园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幼儿园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13.为了回应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我国确定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 A.能力教育 B.探究性学习 C.创新教育 D.合作学习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们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有条件的地区普及( )。 A.学前一年教育 B.学前两年教育 C.学前两年半教育 D.学前三年教育 15.下列不属于《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要义体现的原则的是( )。 A.儿童利益原则 B.尊重儿童观点原则 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16.下列可以在学校周围设置的场所是( )。 A.营业性歌厅 B.网吧 C.综合性超市 D.营业性舞厅 17.在农历中,以七、八、九月为秋季,其中八月指的是( )。 A.孟秋 B.仲秋 C.叔秋 D.季秋 18.我国面积的咸水湖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太湖 D.洞庭湖 19.以下选项中.曲子与乐器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梅花三弄》——笛曲 B.《十面埋伏》——古筝曲 C.《汉宫秋月》——二胡曲 D.《高山流水》——古琴曲 20.下图所示的电影奖项是( )。 A.美国奥斯卡奖 B.威尼斯金狮奖 C.戛纳金棕榈奖 D.柏林金熊奖 21.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楚辞”这种诗歌样式的是( )。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饮酒》 22.下列成语典故不是发生在秦朝的是( )。 A.背水一战 B.焚书坑儒 C.凿壁偷光 D.破釜沉舟 23.下列革命战争中发表了人类历第一部《****宣言》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 C.俄国十月革命 D.明治维新 24.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被视为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大行星的是( )。 A.海王星 B.冥王星 C.天王星 D.白矮星 25.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哪个国家的建筑?( ) A.意大利 B.法国 C.土耳其 D.俄罗斯 26.Word中,当前插入点在表格中某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右边框后的回车符前.按Enter键后会出现的结果是( )。 A.插入点所在的行加高 B.插入点所在的列加宽 C.在插入点下一行增加一行 D.对表格没起作用 27.小刘在一个BBS中看到一篇有关今年高考的帖子.他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可BBS网页上却说他没有跟帖的权限,原因是( )。 A.他是以坛主的身份登录进去的 B.他是以游客的身份登录进去的 C.他是以注册用户的身份登录进去的 D.他是以版主的身份登录进去的 28.甲、乙、丙、丁四人对四个抽屉中的物品进行预测。甲:有些抽屉中没有书本;乙:所有抽屉中都有书本:丙:第二个抽屉中没有钢笔:丁:第三个抽屉中有信件。 如果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项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第二个抽屉中有钢笔 B.第三个抽屉中有信件 C.四个抽屉中都有书本 D.四个抽屉中都没有书本 29.在是否戒烟的问题上,总有些不算明智的人。除非他们戒烟成功,否则就不得不为其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老李已有20年的烟龄,但他很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明智而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 由此,可以推出( )。 A.老李请亲朋好友严格监督自己戒烟 B.老李若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必须成功戒烟 C.老李戒烟不能成功.因为他总是做不明智的选择 D.如果老李身体不好.一定是吸烟造成的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4分,共4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周三下午,小陈老师带着“朵朵班”的小朋友们做“你跟我做”。在说完游戏规则后,“小机灵”小云举手说:“小陈老师,我不想跟你做得一样。”小陈老师深思片刻点头同意,并询问其他小朋友,大家也纷纷表示想要做得不一样。于是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做得特别认真。她看到他们做了很多平时没有的动作。小陈老师发现规则改变后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发展了。 问题: 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小陈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幼儿园任教。园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提前转正。但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利用幼儿园活动,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经费。她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保育的工作上,而是利用便利条件,常常借各种活动机会向家长讨要好处,在师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做法进行分析。(1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请早,谢谢各位捧场。”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他说:“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造,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小贩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级。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确实,六元一个的馒头,足够乞丐饱食一餐了。) 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浑沌。 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 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的好!多么的值得感恩! (选自《林清玄散文作品集》,有改动) (1)赏析画线句子:“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4分) (2)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作者通过买馒头这件小事,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结合以上材料,以教师的“师德”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点】职业理念——教育观 【答案】A。 【解析】A选项中,教师将幼儿学习放在首位,违背了素质教育要求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理念,因此是错误的。 2.【知识点】职业理念——儿童观 【答案】D。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儿童口语能力在2~3岁发展的体现了不平衡性的特点。 3.【知识点】职业理念——儿童观 【答案】C。 【解析】C项中教师关注所有的幼儿,体现了以人为本,其他选项中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儿童观。 4.【知识点】职业理念——教师观 【答案】C。 【解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家长,与家长做好沟通和交流,树立家长威信,共同发挥教育合力。 5.【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A。 6.【知识点】职业理念——儿童观 【答案】B。 【解析】教师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保育计划,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保育原则。 7.【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B。 【解析】这两句话都表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要做好示范,为人师表。 8.【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尊重家长的人格尊严和观点。 9.【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园工作规程》 【答案】A。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本规程。 10.【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六款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1.【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 12.【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答案】C。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事故,学校不承担事故责任。 13.【知识点】教育观 【答案】C。 【解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14.【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答案】D。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15.【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儿童权利公约》 【答案】C。 【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以下四大原则:儿童利益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16.【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17.【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答案】B。 【解析】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18.【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 【答案】A。 【解析】青海湖是我国面积的咸水湖,的淡水湖是鄱阳湖。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内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的湖泊,也是中国的咸水湖、内流湖。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于青海湖。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是华东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 19.【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答案】B。 【解析】《十面埋伏》是琵琶曲。 20.【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答案】B。 21.【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 【答案】D。 【解析】《饮酒》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其余为屈原的作品,属于楚辞。《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属于楚辞风格。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天问》收录于西汉刘向我的《楚辞》中,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郭沫若先生评价《天问》是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 22.【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 【答案】C。 【解析】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分别指的是韩信和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采用的战术;焚书坑儒发生在秦朝:凿壁偷光指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 23.【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答案】B。 【解析】法国*期间制宪会议颁布了人类历第一部《****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发表了《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性文件是《共产党宣言》。 24.【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 【答案】B。 【解析】冥王星,于1930年2月18日由克莱德·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它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2 300千米(小于月球),平均密度2.0克左右/立方厘米,质量1.290×1022千克。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在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以绝对多数通过决议5A一行星的定义,以237票对157票通过决议6A一冥王天体的定义,冥王星从此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太阳系中有七颗卫星比冥王星大(月球、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土卫六和海卫一)。 25.【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答案】C。 【解析】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清真寺,又名圣索菲亚大教堂。 26.【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答案】C。 27.【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答案】B。 28.【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答案】A。 【解析】甲的话和乙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故丙和丁的话都为假。由丙的话为假可以得出第二个抽屉里面有钢笔,即A项为真。故答案选A。 29.【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答案】B。 【解析】“除非……否则”=“只有……才不”,故题干逻辑关系为:不为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戒烟成功。老李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肯定了前件,根据推理规则,可以肯定后件,即老李戒烟成功,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