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推荐

feion1992024-07-24  0

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学设计题可以随便选择,但报考音体美考生只能从美术、体育、音乐选择一门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的教学设计题有40分,占的分数还是很多的,建议考生不要随意选择,不备考就随意选择一门科目来设计。首先可以选择和自己学习的专业有关系的科目,其次是自己擅长的科目,最后是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如果没有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或者没有擅长的,建议选择语文或数学的教学设计题,因为知识我们都比较熟悉,准备起来会相对来说简单一点。

教学设计题的重点是根据题目所给的内容,把下面的题目要求完整的设计出来,其实教学设计也相当于教案,就是你在上课时把自己要说的知识点写下来,在写教学设计题时,要注意突出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每一个环节都要连得上。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小组作业。无论选择哪个学科都要根据题目所给的要求,要设计重难点和教学过程,要看清题目要求。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早日通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

考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必考题,也是重点记得题。

注意事项:

教育部确定笔试合格线。笔试单科合格成绩两年有效。如上一考次有未通过课程的考生报名时只选择未通过课程即可。考生笔试各科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方有资格参加面试报名。

笔试没有书面合格证明,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 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申请人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扩展资料:

2012年之前,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主要针对非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师范专业学校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

2012年后,教师资格考试纳入统考试点和省考相结合的模式。到2018年除了新疆,内蒙古,西藏三个地区外其他省份全部纳入了教师资格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地方教育考试院主考。主要针对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考试

1.研究表明,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明显转折的时期一般是在()年级。   A.一   B.二   C.三   D.四   2.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   A.教育科研   B.班级常规管理   C.教学   D.班集体的建设   3.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4.儿童发展的源泉是().   A.儿童主体的活动   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C.家庭和社会教育   D.社会环境   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期的概念,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   【详解】研究者认为,品德的发展应该是多层次、多水平、多深度的,所以道德情感发展不应以单维度来表示。其研究结果指出:()每个年级都有道德情感的五级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高级水平逐步增加。低年级从第三级向第四级转化;中年级以第四级为主;高年级约有半数左右被试达到第五级水平。(2)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即一、三年级之间道德情感水平的差异较显著,而三、五年级的差异没有如此明显。(3)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表现是义务感烈,荣誉感次之,良心和爱国主义再次之,幸福体验最差。   2.【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详解】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3.【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   【详解】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4.【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相关内容”。   【详解】略   5.【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详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的教育效果。   而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如:6—2岁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较差,4—6岁,抽象思维能力获得了发展,但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而到了7—8岁,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思维具有开放性。心理学家提出发展关键期或期的概念,正是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题选C。

选择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的教学设计题目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自己的教学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教学科目或者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兴趣。2.教学实践经验:选择自己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教学设计。3.难度和复杂度: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掌握程度的教学内容,避免选择过于困难或复杂的教学内容,导致无法完成教学设计。4.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选择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教学内容,使得自己的教学设计具有更广泛的参考价值。5.最新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选择符合最新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的教学内容,体现自己对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综合以上几个方面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题目,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1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