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其价值取向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 2."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够阻断代际传递,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人口功能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包括 (1) 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3.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 )。 A.遗传素质 B.学习训练 C.指导学习 D.成熟程度 参考答案:D 4.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 A.情绪情感的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的教育 D.思维品质的培养 参考答案:B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创造⑤学会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①③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6. 班主任的影响力除表现职权影响力外, 更重要的表现力为(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人格影响力 D.知识影响力 参考答案:C 7.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 -种保健方法,包括( )。 ①挤按晴明穴②揉按四百穴③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④揉按涌泉穴⑤按揉风池穴⑥闭目干洗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B 8.教师在课堂上- -边讲授-边板书,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种品质属于( )。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稳定性 参考答案:C 9.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泛化 B.强化 C.分化 D.消退 参考答案:A 1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往往会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是( )。 A.服从 B.模仿 C.以众 D.顺从 参考答案:C 11.小勇认为自己学xi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 A.内部稳定归因 B.外部稳定归因 C.内部、不稳定归因 D.外部、不稳定归 参考答案:A 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 A.全体学生 B.有行为障碍学生 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参考答案:A 13.因1918年出版(课程》——书而被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的学者是( )。 A.杜威 B.博比特 C.查特斯 D.泰勒 参考答案:B 14.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 )。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D.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 参考答案:C 15.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xi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C 16.赵老师在数学《第一场雪中》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参考答案:B 17.下列中国古式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温故而知新 B.不愤不启、不住不发 C.不陵节而施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参考答案:C 18.某小学有计划地将当地民谣融入语文课程,这属于( )。 A.国家课程校本化 B.校本课程开发 C.国家课程地方化 D地方课程开发 参考答案:A 19.集体备课时,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如存在意见分歧,应首先遵从0. A.教材编排 B.课程标准 C.名师经验 D.教学指导 参考答案:B 20.作为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主要局限在于( ). A.难以呈现系统科学知识 B.难以控制教学时间 C.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D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21.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参考解析: 【答案】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22.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参考解析: 【答案】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 (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4)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 23.简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参考解析: 【答案】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其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访谈;整理分析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 24. 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州先后颁布相关政令,对学生速纪行为明确处罚原则,如,对学生的惩戒分为9个层次,包括训示,学业制裁、短期停学、惩戒性转学等。教育惩戒是我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敏感区,面对学生违纪行为,惩戒与否,如何惩戒,固惩戒不当带来的后果,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因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敢采用教育惩成,唯恐由此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2020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为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了依据。 问题: .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认识。(10分) (2阐述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 10分) 参考解析: 【答案】 (1)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寄语教育目的,对违纪违规学生进行管理、寻到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材料中,部分老师不敢使用教育惩戒,害怕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这种行为 非但不会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会助长歪风邪气。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让老师重拾"戒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其次,《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行细化了教育惩戒的边界,让教师的惩戒有规可依,更好的把握尺度、温度和限度。 (2)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①规范程序。②注意方式方法。③育人为目的。 25.材料: 陈老师和王老师在各自班上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 文中的谁?为什么?" “学有的学生说喜欢孙悟空,有的.. ...说喜欢唐僧...出乎意料的是,两个班里都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理由是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但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却不同.陈老师的回应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王老师则反问那个学生:“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回答法:'坏事.”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做坏事,你也喜欢她吗?”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问题: (1)对两位老师不同的理答进行评析。(8分) (2) 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12 分) 参考解析: 【答案】 (1)陈老师的鼓励学生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职业理念。王老师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需要引以为戒。 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材料中,陈老师认同学生的想法,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王老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违背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 教学观强调教学要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新课程背景下,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陈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尊重学生的想法,认为学生的想法很独特,符合教学观。王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仅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没有考虑学生的想法,违背了教学观。 (2)①诊断功能。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②反馈功能。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 ③导向功能。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能。 ④激励功能。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评价能够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⑤鉴定功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查和验证。
教师资格证考试作为国内报考人数最大的准入性考试之一,不管是报考人数还是考试难度和考试的通过率都是让考生相当紧张的数据,如何备考才能在这场考试中顺利通过呢?我为大家整理了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具体考试内容介绍与解析,快来看看吧!
笔试知识
1.科目一——综合素质
看这个名称你就懂了,既综合,又素质。无论哪个学段,考情题型一模一样,知识点稍稍有一点点差别,在下面给你一题一题的分析!
第33题50分,是一个材料作文,年年基本都是议论文,让你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千字论说,最近几年常见的主题有挫折教育、理想梦想、社会发展与传统价值、规则与破例等等。
第32题14分,是大阅读,其中第一小题文本定位找原句,第二小题需要联系全文进行概括,难度基本高考水平。
第31题的材料分析14分,只有一种问法,请用职业道德进行评析某老师的行为。
第30题的材料分析14分,有三种问法,请用教育观评析老师行为,请用学生观评析,请用教师观评析。以上两道材料分析题基本上题面400字左右,作答时要条分缕析,不能直接小作文。
选择题一共29道题,每题2分:
第29题的图形数字推理有点难但有方法,不想努力的话,2分放弃也行;
28题概念关系超级简单,常见的是词汇的关系题,偶尔出现过命题关系;
26-27题是Word、Excel、PPT的软件使用,了解一下理论,打开软件熟悉界面和操作基本上问题不大;
17-25题是文化素质,内容既多又杂,上到天问宇宙大爆炸,下到地理帕米尔高原有多大,无论是苏轼李白写了啥,还是苏联美国因何而打架,全考;
13-16题考职业道德行为,通常会在题干里给出一个情境,因此不仅得记住关键词,更要理解内涵更够对应。;
5-12题的法律法规基本都有案例,偶尔有常识性的理论性问答。主要涉及的法律有《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联合国儿童公约》(幼儿);
1-4考职业理念,具体场景对应三观,包括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小学)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幼儿)、新背景下的教师观。
2.科目二
(1)幼儿园
单选题10道,每题3分,满分30。学前儿童发展部分占3-6题,学前教育原理占2-5题,其他部分占0-2题。
简答题2道,每题15分,满分30。论述题1道,满分20分。这两道大题的考点集中分布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他章节也有少量涉及。一般都会直接问书上的原话或者变一种问法,答案都在书上,背会了再加适当阐述就可以。简答题做答需要注意言简意赅,论述题做答需要结合生活,适当举例。
材料分析题2道,每题20分,满分40分,考点集中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一般会给一段材料,要求分析材料中幼儿或者教师的行为,以及给出解决措施或者培养策略。考生需要精准定位知识点,活学活用。
最后一道大题是活动设计,满分30分,主要考察第七章内容。要求根据主题或者领域写一篇活动设计。活动目标要写得全面、概括,活动过程步骤明确,条理清晰,有亮点。
(2)小学
一句话概括,相当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再加一道40分的学科专业教学设计题。
第一章,教育基础,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小学教育、课程、学生教师等,相当于教育学主体部分,大概考30分,要求精准记忆。
第二章,学生指导,包括普心、教心的主体部分,从感知觉注意想象,到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从皮亚杰的感前具形,到小学生营养卫生健康疾病。占到40分左右,专业术语多,自学难理解,需要听懂举例,会学以致用。
第三~五章的班级管理、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与反思,这三章的主观题占比较大,材料题出题频率高,占30-40分。要求大家不仅要牢记术语,还要分析材料,同时练习材料题的解题步骤和答题规范。
最后两章,关于教学设计,主要针对最后一道40分大题,包括语数外、音体美六个学科的核心专业知识,以及会写规范的完整的教案。当然,你只需要学习这六科的其中之一即可。这部分分值比重大,专业性强,是拿分的难点。
(3)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发展、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相当于教育学主体部分,大概考40分的内容,主要是单选和简答,理论性强,要精准记忆。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七章的课程、教学和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三根顶梁柱,难度大,内容多,材料题比重大,加起来考50分左右。要求大家不仅要牢记术语,还要分析材料,同时练习材料题的解题步骤和答题规范。
第四第五章的学习心理和发展心理,就是普心和教心的所有内容了,从感知觉注意想象,到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又占到50多分,专业术语多,自学难理解,需要听懂举例,会学以致用。
最后一章班级管理和教师心理,是两学的交叉点,每年考10分左右,可以次要把握。以上八章,都有辨析题的出题点。
3.科目三——专业知识
选择报考中学就要面临专业知识的暴击,基本上就是高考难度,刷刷题问题不大哈~虽然说国考教资不限专业,但还是觉得尽量专业相关相近,一是专业知识上省点劲儿,二是教招的时候也能放心。
四、你必须表演的——面试表现
面试项目主要考查职业认识、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等。
具体的环节主要包括了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个环节,三个环节都不需要你展示“真实”的自我,而是要表演出“最适合做老师”的自我。结构化部分考官随机从题库中抽取两个问题,你进行作答;试讲部分现场抽题,备课20分钟,试讲10分钟;答辩部分,试讲结束后考官针对刚才的试讲问一两个问题,通常情况下涉及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或者刚才试讲的小失误,当场作答。知识上的储备都在日常,面试重要的是面对面观察你的言谈举止,感受你的气质气场!
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法规的效力是教授招聘调查的适度考点。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剖析,希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一.教育法规的效力1 .形式效力这是母法与子法、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层次效力关系。例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高于其他所有法律。宪法以下依次是教育基本法、教育单行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政府教育规则,后者与前者不能抵触,法律效力也将依次降低。2 .时间效力教育法规的时间效力主要是指教育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有无追溯、过去的效力问题。例如: 《教育法》第八十六条:本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3 .空间效力(区域效力) )教育法规的地域效力是指教育法规适用的地域范围。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适用于全中国。4 .人的效力人的效力是指教育法规对谁有约束力。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也包括国际组织和国家。例如: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公开未成年人的隐私。二.练习【一本选题】1. 《职业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经费。”的规定体现了教育法规的()。a .形式效力b .时间效力c .空间效力d .对人的效力1 .【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教育法规效力的调查。教育法规的效力是指教育法规的保护力和约束力。一般分为形式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人的效力四类。题干中的“任何组织”属于法人,体现了对“人”的效力,所以d学说是正确的。【判断问题】2.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教委、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处理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实施前已处理的学生伤害事故不再重新处理。这项规定体现了教育法规的空间效力。() ) ) ) )。2 .【答案】。解析:本题是对教育法规效力的调查。教育法规的效力是指教育法规的保护力和约束力。一般分为形式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人的效力四类。题干中的“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表述法规何时生效; “本办法实施前已处理的学生伤害事故不予重新处理”表示法规有无追溯效力,显示时间效力,题目表述有误。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