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省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省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体制,考试内容会有所不同。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结束了,我整理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个学段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仅供大家参考。
科目一:
科目二:
幼儿园
【材料】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一档以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综艺节日《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无数低头玩手机年轻人。节目一嘉宾评论道:“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激活。"另一位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它唤醒了中国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范文】弘传统文化树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正确认识,是对自身文化品质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在民族遭遇危机时,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撑。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始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行于与时俱进的创新,终于文化的实际运用。
树立文化自信,要始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入挖掘和清晰展现出来,才能为人们全面认知传统文化提供客观、真实、鲜活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形态。因此,要树立文化自信,就一定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加大对历史文化的发掘、收藏、鉴别、整理、展现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扶持,加强对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让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社会生活各环节和全过程,创造全民崇尚中华文化的社会氛围,从而汇集成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为国家和民族实现奋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树立文化自信,要行于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保持与时俱进的气息。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增强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文化自信问题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与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状况是分不开的。不论是
改革开放初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妄自菲薄,还是新世纪以来的西洋节日在中国的日渐火热,以及更甚于此的遍地粗制滥造、缺乏创意的山寨文化产品,无疑不在说明社会中普遍
存在着缺乏文化自信的心态。而故宫文物的走红、济南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并重、深圳文博会的创收、陕西《国风·秦韵》文化品牌的惊艳等,则成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一股清流,启发着我们要重新认识和深入发掘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立足时代发展需要,从多角度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从而树立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终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应用。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一旦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自然足了。屠呦呦正是把从传统中药文化中找寻到了疟疾克星,提取到了青蒿素。
这正是把传统文化应用到实际,解决科技、医药等难题的典范。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灵魂和根本。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好这一历史课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文化建设及其创新发展,积极挖掘和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魅力,用文化自信点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和活力!
小学
【材料】一位少年,酷爱小提琴,却为不能成名而苦恼。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说:“世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目的,只为快乐,快乐本身就是成功啊! “少年时深受触动,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求成名。这位少年叫爱因斯坦。
【范文】享受过程
火柴不会因熄灭而哭泣,因为他曾燃烧过;雄鹰,不会因折而沮丧,因为他曾经飞翔过;花朵,不会因为枯萎而伤感,因为他曾经绽放过;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注重过程,始于对目标的清晰认知。淡对结果,是成功的关键。居里夫人是一位成功的女人,她在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使其被后世敬仰。她成功的时候,她没有注重功名。当好友见她,把金章给孩子当玩具时,大惊不已。可她却回答,我注重的追求梦想的过程,而非结果。这枚金章对我无用,还不如给孩子当玩具教育,让他不要在意名利。
注重过程,行动于对兴趣的坚持。肖恩史蒂芬森一生下来就会发现他患有成骨不全病,但他凭借毅力活到了30岁。虽然他遭受过数百次骨折,他的身高只有3英寸,体重只有四十九磅。但他立志成为演讲师,并在大学主修政治,他并没有想着自己的生存时间的长短,他享受着他成功路上的每一处光景,从而为他迎来了无数人的掌声,享受生命的历程,为人生添彩。从古至今的科学家,他们未想过成功会带来什么。他们只埋头于自己的兴趣,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即使失败多次他们也欣然面对。给人类出行带来便利的交通工具,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先生的旅程,两弹一星是邓稼先先生的骄傲。辽宁舰是罗阳先生的汗水,他们享受过程,所以夺取了巨大的成功。相反,多少人因为成功不择手段,丢失本性而落得个家破人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所带来的下场人尽皆知,但为何多人重蹈覆辙?因为他们不懂得欣赏身边的美景,失败是必然的。
注重过程,终于对自我的与时俱进。现在的我们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少年时代正是一个编织梦想的时代。我们在梦想的激励下艰难前往有多少人能平静下来,一步一步地沿着梦想推引方向前。又有多少人只是一味的幻想,只是想象,结果如何,而不去将丝毫的力量去用于实际的追求结果。虽然结果是一份评判,难道过程不是更加精彩吗?注重过程去追求,对于结果淡然处置。
无论经历还是挑战,亦或是学习,都有一个过程。当然同时存在一个结果,但不去想结果是喜是悲,带给我们的,只是赞美和鼓励,而真正充实我们内心的,是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无法抹去,对我们来说也是最重要的。
中学
【材料】材料一:汉朝董玉云:“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是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这些时间正好可以用来读书
材料二:《三余图》款识:三余图。白石老人三余云: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此白石之三余也。文光先生雅意。八十六岁白石,丙戊。钤印:齐白石、悔鸟堂、鬼神传之非人工。
【范文】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齐白石曾说: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在这句中,白石老人将画画、写字、作诗、睡觉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也反映出其珍惜时间并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时间是宝贵的,古往今来,惜时者,往往能有所建树。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珍惜时间是对生命的尊重。岁月之羽,掠过时间之河,抚过浩瀚星海,我在斑驳最深处,聆听到因惜时而精彩的回音。巴尔扎克在五十一岁时,心脏病发作,医生说他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天,面对这些,他没有抱头痛哭:“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多活几天?”而是抓紧时间,继续工作,当他离开时,留下的是九十六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试想,如果巴尔扎克放任自我,自暴自弃,荒度余生,他还会完成这部闻名遐迩的巨著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珍惜时间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事业的尊重。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无数仁人志士都用自己的身体力行阐释了这一观点。对于科学家,研究事物是事业。我国伟大的生物学家童第周珍惜时间,甚至熄灯后在卫生间刻苦读书。凭借珍惜时间,他以高出常人的努力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为我国生物科学做出巨大贡献。任何人,只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知识天地。简而言之,这是对事业最大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他人的尊重。鲁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同于谋财害命。”一代文豪言简意赅地阐释了珍惜时间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他把浪费时间比作了谋财害命,可见对他人最好的尊重是珍惜他人的时间!珍惜时间,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曾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可见,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尽可能多地做有意义的事,使人生多姿多彩,才是尊重自己的最好方法。古人闻鸡起舞,成就了一个个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难道不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吗?
珍惜时间是对生命、事业、他人的尊重。因为惜时,巴尔扎克终成文学巨匠;因为惜时,童第周成为科学伟人,因为惜时,无数志士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尊重生命、尊重事业、尊重他人和自己,在有限时间里做无限的事情,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在不同省份可能略有不同,但是基本相似,包括三个模块:综合素质面试、笔试和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具体的考试科目和试题内容也可能因地区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综合素质面试中,主要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职业素养和教育情怀等方面。在笔试中,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中,主要考察考生的教学技能、教育教学知识、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实践能力等方面。
尽管考试内容略有不同,但考生可以参考当地发布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和教材,系统准备考试内容,进行备考和复习。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各地的考试内容和试题样本,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
首先教师资格证每个省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具体分为省考和国考两种。
(一)省考资格证
省考资格证合格证明是考生参加省考教师资格证笔试且笔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后,由报考时填写的教育局颁发,是面试认定的成绩证明。也就是说,想参加面试,必须要领取合格证明。需要注意的是省考资格证的领取时间一般不会在网上统一公布,而是要时刻关注教育局的最新消息。
(二)国考教师资格证
国考资格证合格证明是考生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成绩都达到合格标准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给考生的,考生须凭此证明和其他个人材料申报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二、省考和国考考区分别有哪些?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统考省份有28个,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省考地区:内蒙古、新疆、新疆兵团和西藏四个省份没有实行国考,仍沿用自治区和兵团原有的考试模式。
虽然考试形式不同,但是取得证书是一样的,全国通用。
三、国考教师资格证和省考教师资格证的区别
1、报名流程不同
① 省考的报名流程
比如内蒙省考是先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成功后,要去现场拍照、采集指纹;然后是笔试、笔试成绩查询,笔试成绩通过后,领取笔试成绩合格单;
最后就是面试报名、还需要去现场审核资料哦,资料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参加面试,面试通过,最后一步就是等着拿证啦!
② 统考的报名流程:
统考地区是笔试网上报名,报名通过后,就参加笔试考试(报名通过后不需要去现场认定)笔试成绩合格就是面试报名,面试考试合格后,接着打印合格证明、网上认定申请、现场确认,通过就可以等着拿证啦!
2、 考试科目不同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后,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由各省自行组织改为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省考”升为“国考”。
① 省考:也叫“两学时代”,考察两门科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② 国考:幼儿园和小学考两科,中学以上考三科,具体国考科目:
笔试包括:
幼儿教资:《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
面试采用结构化+试讲+答辩。
3、 报考条件不同
① 省考报考条件,例如内蒙古
❶、具有内蒙古自治区户籍人员;
❷、持有内蒙古自治区居住证,户籍在有效期内且在我区教育系统工作的外省户籍人员,由所在单位出具工作证明;
❸、驻内蒙古自治区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持相关证件报名;
❹、我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和在读研究生,可凭在籍学习证明报考相应层次的考试;我区生源在区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本专科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和在读研究生,可凭当年高考录取信息和在籍学习证明报考相应层次的考试。
② 国考的报名条件
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❷、当地户籍或者具有当地居住证。
❸、当地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大专和本科学生、在读研究生以及在读专升本学生。
❹、在当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须持有公安机关签发有效期内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五年有效期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4、报名时间不同
国考:上半年1月报名、3月笔试;下半年9月报名、11月笔试。
内蒙古:今年三月中旬报名、四月中旬笔试。
5、专业要求不同
国考:国考教资不限制专业
内蒙古:内蒙教资在认定时相对要严格,建议小伙伴们在备考以前拨打当地教育电话咨询自己专业是否可以认定。
6、 考试形式不同
①:“省考”采用纸笔方式
②:“国考”采用纸笔和机考两种方式。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采用机考方式,其余科目均采用纸笔考试方式。
7、成绩年限不同
①、“省考”的笔试成绩有效期各省份不同,“国考”的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这就意味着,考生第一次考出一门,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考出其他科目,超过两年未考出资格证,原成绩作废。
8、“国考”与“省考”资格认定合格材料不同:
①省考认定须提供的“三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二级乙等或以上等级)、通过自学考试获取的两学证书、学历认证报告。
②、统考认定须提供的“三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二级乙等或以上等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学历认证报告。
9、认定的需要材料不同。
省考认定在“中国教师资格网”申请后选择“未参加全国统考申请人网报入口”。省考认定须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试讲+面试)。
统考认定在“中国教师资格网”申请后选择“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网报入口”。由于统考面试在认定前完成,故统考认定无须再进行试讲和面试。“省考”考生提交申请材料后需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能力测试(说课或试讲),而国考合格考生在提交各项材料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认定(因为其已经参加了面试)。
10、成绩查询方式和合格标准不同
①、省考资格证近五年合格线如下:
成绩查询:考生可在公布日期后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https:/www.nm.zsks.cn/jszgks/),
点击“教师资格考试项目”栏目查询考试成绩。
②、国考资格证
笔试合格标准为70分。笔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唯一一个能够通过分数预估的科目。笔试的内容主要是考验考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每一道题都有明确的表明分数,卷面分为150分,按照标准转换为120分的70分就算是合格成绩。想要领取到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笔试合格证明,那么就需要笔试的其他科目都达到70分以上。考试结束后,国家确定并公布笔试各科成绩合格线。
② 成绩查询:考生可在公布日期后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www.neea.cn),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项目主页"成绩查询"栏目查询考试成绩。
其实无论是省考教师资格认定,还是统考教师资格认定,因二者区别仅仅是理论考试阶,而最终获得的教师资格证书都是一样的。教师资格证书全国通用。
这段话的另一种表述为:省考的教师资格证证书同样全国通用,持有国考的教师资格证证书也同样可以在省考地区任教。
10、省考和国考的通过率要求不同
①、省考资格证:没有要求,只要通过对应分数线,就可以获得笔试合格证明。
②、国考资格证:官方发布教师资格证笔试通过率不超过30%左右。
11、证书颁发机构不同
① 省考资格证合格证明是考生参加省考教师资格证笔试且笔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后,由报考时填写的教育局颁发,是面试认定的成绩证明。也就是说,想参加面试,必须要领取合格证明。需要注意的是省考资格证的领取时间一般不会在网上统一公布,而是要时刻关注教育局的最新消息。
②、国考资格证合格证明是考生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成绩都达到合格标准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给考生的,考生须凭此证明和其他个人材料申报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拓展、改革到底改些什么 ?
由上述内容可知,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仅仅是对考试阶段进行改革,其对教师资格申请认定流程没有影响。
① 如果是“省考”的省份,考生需通过该省规定的理论考试,并取得考试合格证明,该成绩一般仅在本省内有效。
② 如果是“国考”的省份,考生需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后各科合格,取得考试合格证明,该成绩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③ 考生取得考试合格证明后,在符合认定条件的情况下向当地教育局申请认定,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其申请流程大致相同。区别有二:
❶.提供的考试合格证明材料不一样
❷、“省考”考生提交申请材料后需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能力测试(说课或试讲),而国考合格考生在提交各项材料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认定(因为其已经参加了面试)。
拓展、针对改革究竟改了些什么——结论
1.如果您参加的“省考”,其成绩仅在该省有效,如您在申请时不符合该省认定资格,那么笔试成绩也就无用了。
2.如果您参加的“国考”,其成绩全国有效,因此如在申请时如不符合该省认定资格,可跨省选择符合认定资格的教育局,提供国考合格证明。
3.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区别仅仅是理论考试阶段,因此两者取得的教师资格证书都是一样的,都在全国范围内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