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feion1992024-07-24  1

我把近年教育学和心理学给你各发一篇 :希望对你有用,如果还想知道更多的历年真题推荐你到育德安徽培训网看看,那里比较详细,呵呵,别忘给我加分哦。北京2010中小学中职教师资格认定试卷(教育心理学)  一、选择  1.1903年桑代克撰写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  2.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原型定向阶段  3.测验的正确性、准确性的是测验的效度  4.知识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  5.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垂直迁移  6.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7.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他律水平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解释是因人而异的  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其间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合作,竞争和独立三类目标结构  10.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  二、填空  20.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学习结果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教学效能感  三、判断  21.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答:此判断错误,本能也会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2.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答:此判断正确,准确的定向是模仿的必要条件  23.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答:此判断错误,有些假设是不能有直接检验的方式进行的,  24.价值辨析观点是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答:此判断错误,恰恰相反,价值辨析观点不关注价值本身,而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四、简答  2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七点:  (1)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4)评定与测量(5)个别差异(6)课堂管理(7)教师心理  26.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à阶段性,从人的一生看,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重叠渐进à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不能逾越。  (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4)差异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却有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  27.简述知识掌握过程中模像直观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 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模象即是模拟性形象。模象直观就是对事物的模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  优点:根据需要突出本质;突破局限提高直观效果  局限:可能与实际脱节,应该与相关实物直观相结合  28.简述心理学健康的标准  答:  1.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 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 自我调控能力。  4.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 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 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9.结合实际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为了有效的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应做到:  熟悉教材:设置问题情境的基础  了解学生:因人而异的设置问题情境  贯彻始终:讲清重点、理清脉络、留下悬疑。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包括学生自我反馈和教师反馈。  多使用“双向反馈”:教师à学生à教师  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表扬多于批评,因人而异。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当把成功归因为内部、稳定和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大  当把失败归因为外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小  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对成败进行归因  30.请结合实际说明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运用  答:元认知策略包括:(1)计划策略(2)监视策略(3)调节策略,具体运用如下:  1.计划策略  元认知计划指的是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浏览阅读材料,选择策略,谋划具体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在学习开始之前应该在分析各方面情况后制定一个恰当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执行。  2.监视策略  元认知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自我提问。  3.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的策略。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调节策略通常和监视策略共同使用。北京2010年中小学中职教师资格认定试卷(教育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  A.应用学科 B.新兴学科  C.基础学科 D.边缘学科  2. 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3. 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4. 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专业化分成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专业化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  A.费勒 B.费斯勒  C.爱默生 D. 卡罗尔  5.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6.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 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7.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8. 要解来《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9. 美国心理学孟碌认为模仿心里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里说抹杀了教育的  A. 遗传性 B.自然醒  C.目的性 D.获得性  10.以下学校机构中不属于行政性组织机构的是  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总务处 D.教育工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2在欧洲封建社会有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3.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4.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育人模式和历史传统  15.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育相长(必考题)  16.义务教育制度最基本的三个特征是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17.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18合并数门相邻的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称做广域课程  19.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20.班主任确立班级目标要注意渐进、有恒和多样(必考题)

深圳有考对外汉语的,就是更专业的去教老外中文的,具体的在网上找找,有个叫IMCPI的,朋友是英语专业的刚考取这个证书,现在在兼职教老外学习汉语。也许对你的答案没有帮助,不过你也可以考虑学多一门技能。

《刺客知识库分享之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1、 《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

A.18岁、l8岁

B.16岁、l6岁

C.17岁、l7岁

D.14岁、l4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l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

2、 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不包括()

A.识字与写字目标

B.阅读目标

C.写作目标

D.语法目标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 下列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说法错误的是()。

A.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D.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4、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以网络为基础的当代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注意力,因此在互联网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网络时代对注意力的经济价值的强调无疑是必需的,但如果忽视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就会导致对注意力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和起码的尊重,以致于会有人利用网络手段的便捷性和隐匿性,通过不实和不良信息去浪费、污染、践踏他人的注意力,这无疑也是一种严重的精神伤害。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呼吁网络时代要善用注意力,珍视其精神和文化价值

B.强调网络时代如何吸引注意力是创造经济价值的关键

C.强调网络时代忽略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

D.呼吁应加强对网络注意力污染和扭曲的管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以网络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下,最重要的资源是注意力。接着以“但”做转折说踢在强调注意力经济价值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并指出如果忽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由此可看出作者的意图是呼吁网络时代要善用注意力,即A项。B项“如何吸引注意力”、D项“加强管理”在文段中没有体现。C项“忽略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是文段假设的情况,C项与文意不符。

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遵守下列哪一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A.廉洁从教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规定教师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练习题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08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