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资料总结

feion1992024-07-24  0

初中物理《内能》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并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内能、热量概念的理解,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的理解。

【难点】

内能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给大家播放蒸汽机车工作的视频,并解释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蒸气可以带动火车前进,为了解释原因,进而引出课题《内能》。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内能

教师提问: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

学生回顾旧知,为内能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

出示运动着的足球和弹簧被拉伸的图片,并提示构成物质的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引出“分子动能”、“分子势能”,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内能的概念。

教师提问:回顾机械能的概念,思考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内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

学生结合教材: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由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猜想温度可能与内能的大小有关,并且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首先,列举生活中将烧热的工件在冷水中冷却的例子,讲解这个发生热传递的过程因为温度的改变,使物体的内能也发生了改变。

学生总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及时深化: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之后,教师讲解热量的概念并指出,物体吸热和放热分别对物体的内能有怎样的影响。

其次,展示冬天搓手取暖和滑滑梯的图片,思考还有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实验: ①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②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发生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总结: ①图片中说明摩擦生热,而这部分内能就是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功;

②实验一,发现棉花燃烧起来,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了功,增大了空气的内能;

③实验二,观察到了瓶内有“白气”产生,说明瓶内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小水滴。这个过程是因为气体膨胀对外做了功,降低了内能。

综合演示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得出结论: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总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环节三:拓展提升

结合本节课知识,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课后查一查什么是温室效应,思考内能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导读】我们知道,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学段考试科目还有一科,那就是学科科目考试,考的学科不同,对应的考试科目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你考的是语文教师资格证,那么学科科目考察的就是语文学科知识,数学对应的就是数学学科知识...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2020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 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 物理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 物理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 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 物理教学知识

(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3)知道物理教学活动包括的主要环节,具备物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教学评价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设计

1. 分析物理教材

(1)能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其在初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分析教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2. 确定物理教学目标

(1)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

(2)能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和发展需求,确定并准确表述具体的教学目标。

3. 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4. 设计物理教学过程

(1)能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2)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三)教学实施

1.课堂学习指导

(1)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2.课堂教学组织

(1)掌握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尤其是探究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2)教学过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合理布置作业。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四) 教学评价

1. 物理学习评价

(1)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能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状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

2. 物理教学评价

(1)能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体现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三、试卷结构

关于2020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详细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对于试卷结构中占分比例比较大的部分,大家一定要重点复习,加油!

备考初中物理教资可以买以下几本书,都是比较实用且适合准备参加教资考试的书

1.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学习参考书系列: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适用于初中教资,是教资考试学习参考书系列,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于一身。对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是考生课后练习的有益参考辅导读物,形式丰富,命题规范,针对性强,对考生的复习迎考极具参考价值,考生可以通过试卷检测自己的真实学业水平。

2. 选择一本能归纳重难点,突出明显的教材,可以帮助考生快速熟悉考试的内容,再配合思维导图了解学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考生高效记忆知识点,最后再辅以真题练习帮自己查漏补缺。这里我推荐购买中公的书,《教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一共是两本书配合两套真题试卷,性价比很高。

其实教师资格证考试完全可以自学教师资格证报考,按照报考科目有相应的教材考试大纲,买几本辅导书多做题,平时多练习真题,经济好也可以上辅导班,而且考初中物理教资买书重在精选,不需要数量很多,只需要题目质量好,积极备考,自己脑子里有构造成了一套知识导图,考试自然对于自己不会太难。

《综合素质》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0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