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教师资格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考点

feion1992024-07-24  0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如下:首次,需考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次,需考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一、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相比必不可少。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对普通话同样也有要求,即:普通话水平最低要求是二级乙等,语文专业的最低要求是普通话二级甲等。二、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分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与能力。小学和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没有纸笔考试科目,全部采用上机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科目分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科目分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两科。三、所有考试都通过后,考生就可以根据面试的具体时间安排参加面试了。关于面试,中学面试学科与“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小学面试分为语文、英语、社会、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8个学科,幼儿园面试不分学科。

科一:综合素质,难度最小的一科,很多知识点都是高中文综内容,属于记忆考试科目,花时间背就很好过。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汇总

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

1.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

3.法律法规(六法一纲要)

4.基本文化素养(历史、科学、文学、艺术)

5.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处理、班主任工作规定)

试卷题型:

1.单项选择题:1-29 (29*2分)文化素养+法律法规 通读教材,多做题,了解即可。

2.材料分析题:30-31 (14*2分)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背熟、多做题、理解掌握。

3.阅读题:32 (14*1分)多做题。难度相当于初中阅读的水平,答案基本在文中可以找到。

4.作文: 33 (50分)多看范文,总结模版。不同于高考作文,需要结合教师、学生。常考的例如赏识教育、因材施教、创新与实践、理想教师、师爱、为人师表、挫折、德育、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理想信念、教学方法、自我教育等等

科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三科中唯一有一点难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涉及的比较多,考查题型更丰富,都是较为常规的题型,如果按照各知识点的题型进行备考,大部分都是可以顺利通过的。

中学试卷题型:

1.单项选择题:1-21 (21*2分)考察定义

2.辨析题:22-25 (8*4分)判断对错,阐述原因

3.简答题:26 (10*4)知识点太多,多背,随缘

4.材料分析题:27 (18*2)教学原则、德育原则、学习心理、发展心理

小学试卷题型.....

科三:学科教学

看书狂刷题,集错题,整理笔记,归纳重点。要靠人对该科专业知识的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你的基础,所以报考选科之前一定要考虑好。教学设计占分最大,多做题,考前多看参考答案,熟记格式,多总结模版(收藏好留着面试可以用哦)

具体考察内容:

综合素质:考察五大知识模块,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基本能力。

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教育评价,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指导,生活指导,环境创设;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实施与评价,教学设计与学科知识;

教育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基础,课程与教学,学习心理,发展心理,中学德育,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4.考察题型:

综合素质:

保教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

本文“2017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教师专业知识”由教师资格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能帮到你!

在备考教师资格考试中,综合素质学科中主要包含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逻辑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其中职业理念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更注重结合实际教学理解记忆,接下来我们就以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知识为例进行详细研究,也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们带来更多的受益。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四部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其中每一种知识都对教学工作有着不同的影响,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一、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任教学科的知识,也有的研究者把这部分知识称为“学科内容知识”。例如语文教师所具有的语言文学知识,数学老师所具有的数学知识。作为一名教师若是想要创造性的灵活教学达到一定标准,首先就要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并对知识的研究达到较高水平。学科知识的掌握一方面来自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培养,一方面来自就业后的不断进修。对学科中的规律性知识、技巧、方法、思维、概念、原理、理论等不断拓展研究。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保证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二、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这类知识是用来支撑学科内容的本体性知识的,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教育科学知识涉及教师对“如何教”问题的理解,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更够更科学的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再与学科知识结合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如学生的注意特点,思维发展规律,认知过程等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使课堂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规律。

三、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这类知识包含着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它帮助教师解决“具体怎么教”的问题。教育领域中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践性知识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教师个人品质与教育认知、经验、教育情感、态度和教育行动相互融合产生的。

四.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艺术素养 。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好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自从教师资格纳入全国统考后,考试的难度逐渐的加大,在我们进行备考复习时要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在进行记忆。在学习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为今后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0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