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关于记忆的真题

feion1992024-07-24  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  A.《论语》B.《大学》C.《孟子》D.《学记》  2.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第一次把美育列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是在()  A.1908年  B.1912年  C.1922年  D.1931年  3.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必然有教育现象,这说明了()  A.教育的历史性  B.教育的阶级性  C.教育的永恒性  D.教育的继承性  4.上好课的前提是()  A.目的明确  B.备好课  C.选择好教学方法  D.了解学生  5.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A.发展学生智力  B.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  C.培养学生品德  D.塑造学生个性  6.课外校外教育中具有普通性的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7.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D.社会效率论思想  8.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教育学生学好功课  B.组织培养班集体  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了解和研究学生  9."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定法  10.初中生生理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脑重增加  C.心脏增大  D.性成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  12.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与"泛智"教育思想是______所提出的主要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是______的著名教育主张。  13.赫尔巴特对教育学有很大贡献,他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______,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______,并提出了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阶段教学"。  14.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______形式编定的有关______的指导性文件。  15."壬戌学制"颁布于______年,又称六三三制,是以______学制为蓝本而制定的。  16.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17.学生是______中的人。在学校里,学生的主要任务______。  18.庠、______和______等是我国奴隶社会所设立的学校。  19.从"人性善"的观点强调教育重要性的代表人物是____;从"人性恶"的观点重视教育作用的代表人物是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区别在哪里?  21.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2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23.什么是"分组教学"?意义何在?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论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记忆属于下列哪种记忆类型()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6.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是下列哪一项()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7.一个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既想多观光风景、游玩,又害怕多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下列哪一项()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28.人们对英雄行为、文化古迹等做出的赞美和感叹是下列哪项情感()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正义感  29.马斯洛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A."自我"  B."自我实现"理论  C.学习理论D.无意识理论  30.一个人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待人诚实,乐于奉献。表现出他性格的()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3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存在()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相互影响关系  D.不相关关系  32.动机产生的条件是()  A.内在需要  B.外在刺激诱因  C.兴趣和爱好  D.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  33.有的颜色可以引起温觉或冷觉,而有的颜色带有接近感和深远感。这是感觉的()  A.明适应或暗适应  B.对比特性作用  C.联觉作用  D.补偿作用  34.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一种倾向是()  A.主导动机  B.社会需要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______对______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36.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人脑中______出该事物的形象,称之为记忆表象,简称______。  37.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______,从而______实现预定目的。  38.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是______、了解问题、分析诊断、______和结束咨询。  39.掌握知识技能基本属于______范畴,能力属于______范畴。  40.气质的类型差异表现为______、多血质、______和抑郁质。  41.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有:操作定向阶段、______、操作的整合阶段和______。  42.动机的三个功能是______、______和激励功能。  43.技能的特点包括:一是______得来的,有别于本能行为;二是一种______,区别于知识;三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主动。  七、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5.情绪、情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6.注意的基本品质有哪些?  47.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高原现象?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怎样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1.小班幼儿刚开始跳舞时,注意脚下动作,双手就一动不动。注意手上动作,脚步就乱了。这是因为该阶段幼儿( )不成熟造成的。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2.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是《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语言领域对( )幼儿发展水平提出的要求

A.2~3岁末期 B.3~4岁末期 C.4~5岁末期 D.5~6岁末期

3.关于各种记忆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 )。

A.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词语记忆

B.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词语记忆

C.词语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D.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词语记忆

4.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5.一次下很大的雨,两岁的明明要妈妈带他出去玩,妈妈说要下雨,不能出去,可他趴着门就哭了,不进屋也不愿意自己走出去,怎么哄也不听,对于明明的这种情况,下面做法最恰当的是( )。

A.吓唬明明,再不进屋就会被坏人抓走

B.抱着明明撑伞在雨中待一会儿,让明明伸出手接一下雨水,直接体验下雨的情景

C.强行将明明拉进屋,指责明明无理取闹的行为

D.告诉明明只要他不哭闹,爸爸妈妈答应给他买玩具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2.【答案】B。解析:《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言语领域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对3~4岁幼儿的要求有:①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②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③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④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3.【答案】D。解析:从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然后是情绪记忆,再后是形象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4.【答案】D。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5.【答案】B。解析:当遇到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不能对其恐吓、吼骂甚至是惩罚,而应该用教育或引导等方式来安抚幼儿的情绪,故AB排除。D项,会养成幼儿想要什么东西时就用哭闹来威胁成人,从而养成任性的心理。B项既能缓解明明的情绪,又能让其接触大自然获得直接经验,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练习题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环球青藤网校,小编将为大家做及时的资讯整理与发布!

1、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才能,激发兴趣和爱好等为主要目的的班级活动是()。   A.班会活动   B.节日、纪念日活动   C.科技活动   D.课外阅读活动   【答案】C。   2、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符号记忆   B.抽象记忆   C.命题记忆   D.形象记忆   【答案】D。   3、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个性品质   D.师生关系   【答案】B。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   【答案】B。   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答案】B。   6、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要及时应对讨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进行小组讨论时,每组人数越少越好,因为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发言机会就越少   B.如果发现讨论中某人非常不积极,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C.发现学生的讨论进入误区或陷入知识瓶颈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引导   D.讨论要严格按照教师课前制订的讨论计划进行,不能更改   【答案】C。   7、帮助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以补救理解上的不足,属于()。   A.组织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B。   8、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A.100%   B.80%~90%   C.70%   D.50%   【答案】B。   9、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中的人物,从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导学生()。   A.感受美   B.鉴赏美   C.表现美   D.创造美   【答案】B。   10、教学评价()测量和测验。   A.不等同于   B.等同于   C.包括   D.毫无关系   【答案】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jiaoshi/10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