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2014年陕西招教考试时间还没有确定。这是2013年陕西省招教考试的具体时间,你可以作为参考:报名时间:2013年6月29日10:00—7月5日10:00。7月5日10:00之后,报名系统将自动关闭,应聘人员将无法报名。网上资格初审时间为6月29日10:00—7月7日10:00。网上缴费确认。网上资格初审通过的应聘人员应及时登陆报名网站,于6月29日10:00—7月8日10:00进行网上缴费确认。笔试时间:2013年7月25日(具体地点及时间安排,详见准考证)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题干】张老师釆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张老师让同学说通过自己动手做两个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得出萝卜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不同反应。 (2)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张老师通过非常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展示了实验的结果,即体现了演示法。 (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张老师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即体现了该方法。 (4)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 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最后得出原理。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考点】教学方法 2.【题干】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张老师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看到实验呈现的结果即体现该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的目的。张老师在最后布置的小组讨论的作业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使学生将课本当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考点】教学原则 31.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需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是,总是拿不定注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竞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却又担心无法完成教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要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1.【题干】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 【答案】晓雯的冲突类型包括了趋避冲突和双趋冲突 趋避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晓雯有竞选班长的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的冲突就是典型的趋避冲突的体现; 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双趋冲突的真实写照。晓雯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的冲突就是双趋冲突的体现。 【考点】冲突类型 2.【题干】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 【答案】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常常遇到各种动机冲突。如果对动机冲突不能很好处理,就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使人陷入困惑和苦闷之中,甚至颓废和绝望,无力自拔。动机冲突不但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还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使人的精神状态趋于崩溃,乃至行为失常。作为晓雯的班主任,应该加强对晓雯意志果断性的训练,使其在应对冲突时能够果断的做出决定。 【考点】冲突类型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试卷很好,是按照西北大学出版社指定教材编写的!里面有真题!
2010年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对学生的培植及全面素质的进步,起要害作用的是教师的 [ ]A.能力 B.学识C.态度D.法子 2.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 中最首要、最根基的一项权利 是 [ ]A.受教导权B.生命 健康权C.性的不可侵犯权D.人身自由权3.教师未经学生批准按考分上下排列名次,张榜颁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A.隐私权B.声望权C.受教导权D.人身自由权4.关于“师爱”,下列正确 说法是 [ ]A.出于私情之爱B.对少数优异学生的关爱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粹 、慈祥 ,又有父爱的严峻、持重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5.教师必须 十分器重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性? [ ]A.繁杂性、创造 性B.继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6.在看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广泛受学生欢迎 [ ]A.对峙型B.民主性C.放任型D.权威 型7.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 ]A.课程即知识B.课程即繁杂会话C.课程即运动 D.课程即经验8.关于“教材”,表达适当 的选项是 [ ]A.学校教学的唯一根据 B.教师教学用书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标 D.落实课程标准 的媒介9.新课程特别 强调指示学生建立 哪种新的学习法子 [ ]A.合作学习、接管学习和体验学习B.探究学习、实践钻研和重复巩固学习C.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10.执行国家 、处所、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加强课程的 [ ]A.统一性B.适应性C.规范性D.提拔性11.新课程觉得,教学历程的本色是 [ ]A.传授知识的历程 B.指示学生学习和控制双基的历程 C.来往互动历程 D.生命 意义的实现历程 12.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 [ ]A.教学历程的预定性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C.培植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性D.长于利用 “突发事件”13.以官方文件情势对教师专业做出了明确 阐明的是 [ ]A.1994年《中华国民共和国教师法》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 的建议》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 条例》14.“学高为师”,“良师必须 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性。 [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15.教师教学反思的最首要钻研视角是 [ ]A.以回首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C.通过涉猎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二、 填空题。16.、( )是道德之本,( )是师德之魂。17、学生的生命 健康权受到侵害 首要是由教师体罚、 ( ) 和不为侵权行径造成的。18、( ) 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根基理念。19、教学大纲偏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术目标 ,课程标准 在关注知识和技术目标 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 。20、课程综合性是新课程特性之一,其综合性表现 为 ( ) 、设置综合课程、增加综合实践运动课程。21、教学大纲相对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 更强调 ( ) ,强调学习的历程与法子 。22、新课程标准 从内容上看,关注学生的( ) ,精选的根基知识和技术。23、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征的课程是 ( ) 课程。24、一般觉得,传统的课堂教学着重 ( ) ,远离生活 世界和儿童世界。25、遵守课程资源的功效特性,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 ( ) 和( ) 两大类。26、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 ( ) 转化成( )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 的历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标题请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C 2.A 3.A 4.C 5.D 6.B 7.A 8.D 9.C 10. B 11. D 12.A 13.C 14.A 15.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16.理想 信心;教导观念 17.变相体罚 18.平等、民主、合作 19.历程和法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加强 学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