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去教师资源wang看看,题很多,免费的。
江苏教师资格考试普通教育学试卷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学的科学发展阶段是指_________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的道路,使教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是教育的_________起源论。 3.我国教育尚不发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_________、基础教育尚未普及、经费不足和师资问题。 4.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_________的作用。 5.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和专业培养人的_________。 6.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_________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7.我国教育内容由_________构成。 8._________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9.体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 10.关于教学的任务,_________教育派主张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11.课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公益劳动、生产劳动、体育活动、_________、艺术造型和文学影剧欣赏活动。 12.教育行政管理具有_________、组织、指挥、控制的职能。 13.学校评价的内容包括多方面,但其核心对象是_________。 14.思想品德课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_________途径。 15.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_________和信息。 16.奖励的具体形式包括赞许、表扬和_________。 17.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整体性原理、反馈性原理、**性原理和_________。 18.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_________的过程。 19.尽管教育目的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却是社会的_________。 20.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_________。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命题,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2.学校有专职教师,有各种设备,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必定无疑的。 3.现在世界各国一般都说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目的也有共同的一面。 4.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 5.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不能听任学生自由地独立自主地活动,教师必须时时紧紧跟着,以防出现差错。 6.新形势要求学校思想品德工作必须把重点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7.教学具有教育性。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9.发展智力和掌握知识有联系,但不同步。 10.教育对象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某一道德行动,即表明他已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 _教师资格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4.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5.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6.通常认为智力的核心是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想象能力 d.思维能力 7.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 )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 b.道尔顿制 c.个别教学 d.课堂教学 8.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a.阶级性 b.历史性 c.社会性 d.**性 9.“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0.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是 a.凯洛夫 b.赞科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_教师资格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号中。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辅助形式有 a.复习课 b.小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练习课 e.现场教学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特点是 a.自愿性 b.独立性 c.超前性 d.广泛性 e.随意性 3.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 a.最优化原理 b.**性原理 c.双向性原理 d.反馈性原理 e.整体性原理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 a.德育过程 b.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过程 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d.受教育者思想内部变化过程 e.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 5.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 a.教育与人的发展成长相关,是人类自身发展成长所必须 b.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实践 c.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d.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e.教育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 五、辨析题(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并作简要分析。每小题5分,共30分) 1.生物因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2.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平均发展 3.尊师爱生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4.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5.“谈话法”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6.课外辅导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之一。 六、论述题(本题10分。答案限400字以内) 试论学生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 七、实例分析(本题10分。答案限600字以内) “a”是全国优秀班主任。他在总结自己工作的经验时特别强调两点。第一,建立好班集体,他认为班集体建立好了,就会带动全班同学一齐进步。第二,教育好每一个人,不放过每一件小事,特别不能放过对集体产生影响的“小事”。请以德育原则作分析。
江苏高校教师岗培考试资料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1aHC7Cgb95ZBFGGnLYQMu9g 提取码: b9gd
江苏高校教师岗培考试资料|
四科江苏高校教师岗培考试核心讲义.zip|
江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讲义.pdf|
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核心讲义宝典.pdf|
高等教育学核心讲义宝典.pdf|
高等教育心理学核心讲义宝典.pdf|
2019年7月江苏高校教师岗培考试情况.mp4
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题干】张老师釆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张老师让同学说通过自己动手做两个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得出萝卜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不同反应。 (2)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张老师通过非常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展示了实验的结果,即体现了演示法。 (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张老师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即体现了该方法。 (4)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 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最后得出原理。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考点】教学方法 2.【题干】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张老师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看到实验呈现的结果即体现该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的目的。张老师在最后布置的小组讨论的作业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使学生将课本当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考点】教学原则 31.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需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是,总是拿不定注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竞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却又担心无法完成教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要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1.【题干】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 【答案】晓雯的冲突类型包括了趋避冲突和双趋冲突 趋避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晓雯有竞选班长的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的冲突就是典型的趋避冲突的体现; 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双趋冲突的真实写照。晓雯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的冲突就是双趋冲突的体现。 【考点】冲突类型 2.【题干】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 【答案】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常常遇到各种动机冲突。如果对动机冲突不能很好处理,就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使人陷入困惑和苦闷之中,甚至颓废和绝望,无力自拔。动机冲突不但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还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使人的精神状态趋于崩溃,乃至行为失常。作为晓雯的班主任,应该加强对晓雯意志果断性的训练,使其在应对冲突时能够果断的做出决定。 【考点】冲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