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作为国内报考人数最大的准入性考试之一,不管是报考人数还是考试难度和考试的通过率都是让考生相当紧张的数据,如何备考才能在这场考试中顺利通过呢?我为大家整理了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具体考试内容介绍与解析,快来看看吧!
笔试知识
1.科目一——综合素质
看这个名称你就懂了,既综合,又素质。无论哪个学段,考情题型一模一样,知识点稍稍有一点点差别,在下面给你一题一题的分析!
第33题50分,是一个材料作文,年年基本都是议论文,让你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千字论说,最近几年常见的主题有挫折教育、理想梦想、社会发展与传统价值、规则与破例等等。
第32题14分,是大阅读,其中第一小题文本定位找原句,第二小题需要联系全文进行概括,难度基本高考水平。
第31题的材料分析14分,只有一种问法,请用职业道德进行评析某老师的行为。
第30题的材料分析14分,有三种问法,请用教育观评析老师行为,请用学生观评析,请用教师观评析。以上两道材料分析题基本上题面400字左右,作答时要条分缕析,不能直接小作文。
选择题一共29道题,每题2分:
第29题的图形数字推理有点难但有方法,不想努力的话,2分放弃也行;
28题概念关系超级简单,常见的是词汇的关系题,偶尔出现过命题关系;
26-27题是Word、Excel、PPT的软件使用,了解一下理论,打开软件熟悉界面和操作基本上问题不大;
17-25题是文化素质,内容既多又杂,上到天问宇宙大爆炸,下到地理帕米尔高原有多大,无论是苏轼李白写了啥,还是苏联美国因何而打架,全考;
13-16题考职业道德行为,通常会在题干里给出一个情境,因此不仅得记住关键词,更要理解内涵更够对应。;
5-12题的法律法规基本都有案例,偶尔有常识性的理论性问答。主要涉及的法律有《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联合国儿童公约》(幼儿);
1-4考职业理念,具体场景对应三观,包括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小学)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幼儿)、新背景下的教师观。
2.科目二
(1)幼儿园
单选题10道,每题3分,满分30。学前儿童发展部分占3-6题,学前教育原理占2-5题,其他部分占0-2题。
简答题2道,每题15分,满分30。论述题1道,满分20分。这两道大题的考点集中分布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他章节也有少量涉及。一般都会直接问书上的原话或者变一种问法,答案都在书上,背会了再加适当阐述就可以。简答题做答需要注意言简意赅,论述题做答需要结合生活,适当举例。
材料分析题2道,每题20分,满分40分,考点集中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一般会给一段材料,要求分析材料中幼儿或者教师的行为,以及给出解决措施或者培养策略。考生需要精准定位知识点,活学活用。
最后一道大题是活动设计,满分30分,主要考察第七章内容。要求根据主题或者领域写一篇活动设计。活动目标要写得全面、概括,活动过程步骤明确,条理清晰,有亮点。
(2)小学
一句话概括,相当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再加一道40分的学科专业教学设计题。
第一章,教育基础,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小学教育、课程、学生教师等,相当于教育学主体部分,大概考30分,要求精准记忆。
第二章,学生指导,包括普心、教心的主体部分,从感知觉注意想象,到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从皮亚杰的感前具形,到小学生营养卫生健康疾病。占到40分左右,专业术语多,自学难理解,需要听懂举例,会学以致用。
第三~五章的班级管理、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与反思,这三章的主观题占比较大,材料题出题频率高,占30-40分。要求大家不仅要牢记术语,还要分析材料,同时练习材料题的解题步骤和答题规范。
最后两章,关于教学设计,主要针对最后一道40分大题,包括语数外、音体美六个学科的核心专业知识,以及会写规范的完整的教案。当然,你只需要学习这六科的其中之一即可。这部分分值比重大,专业性强,是拿分的难点。
(3)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发展、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相当于教育学主体部分,大概考40分的内容,主要是单选和简答,理论性强,要精准记忆。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七章的课程、教学和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三根顶梁柱,难度大,内容多,材料题比重大,加起来考50分左右。要求大家不仅要牢记术语,还要分析材料,同时练习材料题的解题步骤和答题规范。
第四第五章的学习心理和发展心理,就是普心和教心的所有内容了,从感知觉注意想象,到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又占到50多分,专业术语多,自学难理解,需要听懂举例,会学以致用。
最后一章班级管理和教师心理,是两学的交叉点,每年考10分左右,可以次要把握。以上八章,都有辨析题的出题点。
3.科目三——专业知识
选择报考中学就要面临专业知识的暴击,基本上就是高考难度,刷刷题问题不大哈~虽然说国考教资不限专业,但还是觉得尽量专业相关相近,一是专业知识上省点劲儿,二是教招的时候也能放心。
四、你必须表演的——面试表现
面试项目主要考查职业认识、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等。
具体的环节主要包括了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个环节,三个环节都不需要你展示“真实”的自我,而是要表演出“最适合做老师”的自我。结构化部分考官随机从题库中抽取两个问题,你进行作答;试讲部分现场抽题,备课20分钟,试讲10分钟;答辩部分,试讲结束后考官针对刚才的试讲问一两个问题,通常情况下涉及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或者刚才试讲的小失误,当场作答。知识上的储备都在日常,面试重要的是面对面观察你的言谈举止,感受你的气质气场!
命题主要涉及步骤如下:
一、明确考试的性质和目的:
要命制的试题属于什么样的考试,是平时检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是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目的是为了检测诊断,还是为了选拔等,都必须首先明确,以便很好地把控命题的水准。
二、制定命题计划书:
要对全卷有个整体计划,需要制定出考试性质、考试目的、知识能力目标、试卷整体构想、试卷结构、题型、数量、基本考点等,为后续的命制试题做准备。
三、编制命题分项细目表:
1、分项细目表是命题的“大纲”。编制分项细目表,需要把每个题的题号、考查内容、能力考点、题型、认知能力层级、分值、预估难度等全部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作为命题的依据。
2、后期命题时,严格按照分项细目表的要求去命制全卷。
四、搜集材料:
1、按照分项细目表的要求,首先搜集各个试题需要的背景材料、阅读材料、图表等素材。试题材料的搜集,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思想价值是否能够体现“立德树人”的宗旨。
2、材料内容是否适宜考生阅读,文本是否文质兼美,语言是否规范经典,篇幅长段是否合适等因素,也可以根据命题的需要,对所选的材料做一定的修改。
五、编制试题及参考答案:
1、按照分项细目表对每一个题的要求,分别精心编写各部分不同试题,客观性试题要表述严密、答案唯一。
2、主观性试题既要有开放性,又要放中有收,不无边际的发散开放。然后,精心编制整合全卷试题,再做出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要有答案示例。
六、审查修改筛选:
命题人或审题人一一审查题目,看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是否与多项细目表的要求一致,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等,根据审题结果,或更换试题,或重新筛选,或反复修改。以此往复,直至满意。
七、试答全部试题:
可让审题人或其他人试答一遍全部试题,检验试题的科学严密程度及难易度。再根据试答结果调整试题内容。
八、制定评分标准:
试题最终确定后,要制定好评分标准。分值大的主观试题,如何分点或分步评分;开放性试题,如何采意赋分,都要有详细的标准。
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法规的效力是教授招聘调查的适度考点。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剖析,希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一.教育法规的效力1 .形式效力这是母法与子法、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层次效力关系。例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高于其他所有法律。宪法以下依次是教育基本法、教育单行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政府教育规则,后者与前者不能抵触,法律效力也将依次降低。2 .时间效力教育法规的时间效力主要是指教育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有无追溯、过去的效力问题。例如: 《教育法》第八十六条:本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3 .空间效力(区域效力) )教育法规的地域效力是指教育法规适用的地域范围。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适用于全中国。4 .人的效力人的效力是指教育法规对谁有约束力。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也包括国际组织和国家。例如: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公开未成年人的隐私。二.练习【一本选题】1. 《职业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经费。”的规定体现了教育法规的()。a .形式效力b .时间效力c .空间效力d .对人的效力1 .【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教育法规效力的调查。教育法规的效力是指教育法规的保护力和约束力。一般分为形式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人的效力四类。题干中的“任何组织”属于法人,体现了对“人”的效力,所以d学说是正确的。【判断问题】2.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教委、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处理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实施前已处理的学生伤害事故不再重新处理。这项规定体现了教育法规的空间效力。() ) ) ) )。2 .【答案】。解析:本题是对教育法规效力的调查。教育法规的效力是指教育法规的保护力和约束力。一般分为形式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人的效力四类。题干中的“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表述法规何时生效; “本办法实施前已处理的学生伤害事故不予重新处理”表示法规有无追溯效力,显示时间效力,题目表述有误。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