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三)真题问题一:请根据材料4,概括D市在强化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中的具体做法。(本题2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篇幅不超过200字。问题二:请根据材料5和材料6,分析提炼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本题30分)要求:准确恰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篇幅不超过300字。问题三:请结合全部材料,以“管理与服务”为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本题50分)要求:1.文章主题应与所给材料相关,思想性强;2.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准确、充分,论证严密、合乎逻辑;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4.篇幅在800—1000字。2014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下载谢谢采纳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根据历年的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来看,申论题目有三道问答题;第一道分值:20分;第二道问答题分值:30分;最后一道写作题占:50分。这个是广东省考申论试题的分值分布。这个只是参考用途并不是标准分值请考生知晓。
申论的答案从哪里来?我的观点是:从材料中来。一篇申论的水平高低,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与给定资料密切相关,或者说,看它是否做到了“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从材料中来,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如果撇开材料信口开河,只是自说自话,那就是脱离实际,就是“假、大、空”。 如果真正理解并且坚持了“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的原则,你就会发现,申论并不神秘,而是实实在在可以操作的。事实上,许多申论问题的答案,包括概括大意、揭示隐含、提出对策等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给定资料中找到。只有贴合材料,才能具有针对性,也只有贴合材料,才能符合符合公务员考试的基本理念。 下面我以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一题的作答过程来例析这个道理。 1.材料7中反映了哪几个主要问题?请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将其概括出来。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0分)第一步:审读作答要求面对申论试卷,在阅读“给定资料”和作答问题之前,每一个考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审读“作答要求”。审读“作答要求”,实际上就是审题。审题的目的在于真正弄清楚“我需要回答什么问题”。只有明确了“问题”,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才能知道哪些材料对我是有用的,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在大量的给定资料中锁定对答题有用的信息。而且,这种问题意识要贯彻到整个阅读过程中,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效阅读。平常我们所谓的“带着问题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前认真分析“作答要求”,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因此,虽然“作答要求”的文字很短,但却是对应考者的指令性要求,对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提法都必须认真审视,不能马虎。本题要求把“材料7中反映的几个主要问题”请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来。所谓问题,通俗地说就是存在的毛病或不足,应该怎样却没有怎样,理应如何却事实相反,实际情况与期望值之间存在差距,从而引起矛盾冲突或带来严重的结果,因此,“问题”属于给定资料所反映出来的消极方面或负面因素。换句话说,虽然给定资料中介绍的情况可能很多,但“主要问题”要求揭示的仅仅是其中的问题——它不是资料内容的全部,而是其中导致矛盾和冲突的负面因素。具体到本题,就是要求透过材料介绍的现象,把“材料7中反映的几个主要问题”揭示出来。因此,本题属于揭示隐含(主要问题)型。具体分析如下:(1)概括范围:给定材料7。(2)概括揭示内容:材料7中反映的几个主要问题。(3)概括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4)字数限制:200字左右。所谓200字左右,以200字上下浮动10%为好,不宜过多或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