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做题顺序技巧:先做言语理解的选词填空、片段阅读题;然后做判断推理的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判断题;再做资料分析题;最后做数量关系题。总之,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会做的题先做,不会做的题后做。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是重中之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拔得头筹,树立全局意识,合理分配有限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多的分数是我们在备考中的关键。接下来和中公教育一起来看一下行测各个专项 之间如何规划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才合理。
一、言语理解
1.选词填空建议安排在考试的开头时段作答,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凭借分析和积累快速作答。要相信第一感觉,不要纠结、更不要反复修改答案。
2.片段阅读建议安排在考试的中间时段作答,且要与逻辑判断分开做。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1分钟。做题时,务必要保持心态的稳定,阅读后要冷静五秒,思考文段的主旨或意图,再看选项。
二、判断推理
1.图形推理可选择在片段阅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题型之间灵活作答。总体作答时间可以控制在7分钟以内。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图形推理考点一般不重复,所以找不到规律时可以根据已作答题目考点,猜测其他尚未考查考点。
2.类比推理题干较短,阅读量小,而且不用动笔,可抢时间作答,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如果做题过程中无思路不要纠结,可根据第一反应快速选择答案。
3.定义判断需在考试的中间时段作答,建议1道题用时1分钟。当题干出现多个定义,可比较定义间差异理解定义,没考查的定义可帮助排除选项。
4.逻辑判断建议放在头脑清醒、精力集中、心态平稳的时候作答。但是不要与片段阅读题目相邻去做。建议可能性推理每题1分钟,必然性推理每题分钟。
三、数量关系
通常数量关系可以放在最后做,建议作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1.第一题一般比较简单,大家可以尝试去做。
2.其他题目优先选择题干描述简单、数据在3-5个之间的题目。
3.优先选择简单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
4.数量关系较好,准备靠数量关系拉分的考生,不建议将数量放在最后一部分作答,该部分做题用时不宜过长,15分钟以内。遇到难题可跳过,时间紧张可挑题去做。
四、资料分析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耗费精力较多,不要放到最后作答。按照材料类型,先做图表型材料,再做文字型材料。25分钟之内做完,每篇材料7分钟左右。做题时务必不要急,列式、计算切记要仔细。
总之,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会做的题先做,不会做的题后做。还要坚守两个放弃原则,一是遇到难题要果断放弃,二是数量关系原则上来讲可以放弃,并根据考试当天状态进行调整,争取能最大程度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这方面答题技巧还真有,我在锐公考跟着刘悦老师学习的时候,老师有个独创的逻辑翻译手册,就是针对这类题目的
今天来讲一下公务员考试中行测板块的考试技巧。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首先说说行测科目是什么
二、行测五大模块考试技巧
1、常识:
2、言语理解与表达:
3、数量关系:
4、判断推理:
5、资料分析:
三、结语
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如年龄问题的解题技巧:表格法当题中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描述时,可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解答,一般横方向列具体的事物,竖方向列具体的描述维度。方程法设要求的值为x,代入题目中找出等量关系式进行联立解题即可。整除思想因为年龄是整数,当题中年龄关系以分数、比例等形式出现时,可以利用整除思想求解。画线段图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年龄大的写在前,年龄小的写在后,设未知数表示年龄差,通过直观的图形分析等量关系,最终各自的年龄以及年龄的和差与差倍。
注意:蒙题只是最后的手段,遇到能做会做的题目一定不要放过,不要把蒙题技巧奉为圭臬,否则会得不偿失。数量关系1、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相反选奇数2、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3、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也可以优先代入进行验证.4、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5、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的选项,先代入验证,此多为正确选项6、充分运用选项,倍数等关系,能秒杀就秒杀。不能每道题都计算,要学会适当放弃。7、敢于设“1”或设具体数值,代入公式求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8、年龄问题能代入先代入,或者利用年龄差不变,实在不能解再列方程。9、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10、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11、有几何图形的话,可以用直尺量出几何图形的长、宽、高等辅助计算 (不能带尺子的话就算了) 。12、ABCD均匀分布,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没做的题都选未选过的选项13、遇到问法出现最大、最多的题目一般选择选项大小排序第二大数字的选项资料分析1、资料分析部分可以用直尺找出条形图中的最大、最小值、排在第几位的值,以及量出高度按比例算出数值等,量角器量出所求的部分对应的角度,进而折算出比重等 (不能带尺子就算了)资料分析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的的图表入手;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不做最后判断题目;最后判断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看简单的选项的对错。3、先看问题,阅读时勾画关键词4选项全由文字组成的,答案往往是C。5、题干有“约”字的选项一定不是整数6、主要由数字构成的选项,B选项当选概率最大7、中心词阅读,数据略过就好8、A的增长率为a,B的增长率为b,则a、b的混合增长率介于AB之间,不用计算9、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综合分析小题,优先蒙C/D;确实没时间,优先看D。10、注意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比如水产品养殖业和水产品不是一回事常识判断如果选项中有两个选项互相矛盾的话,答案一般就在这两个选项中的一个;如果选项中有与题干描述相矛盾的,可以排除。2、有关历史事件的排序题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3、题意要求的答案优先选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5、不选绝对化的选项。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6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虽然有风险但正确率也是最高的。根据题千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一般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8、多联系生活实际,符合生活中常理的选项一般为正确的言语理解(一) 逻辑填空找,1、从空白处的后面和下个空白处的前面去找,只有一个空白处的,从该空白处后面到结尾去2、排除具有极端语气的词语,语气一般是中庸,但在感情色彩为消极的情况下,则语气要重3、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4、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5、遇到词语辨析,要抓住它们的侧重点,去区分它们的差别选项中近义词辩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7、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8、相信第一感觉,相信固定搭配(二) 片段阅读1、先读问题,再读题干2、答案一般在首句或尾句。3、细节判断题先读选项,再对照原文,时态、数量、话题、概念、逻辑等方面的错误.4、判断选项时,看主语是否符合题干的论述主体(也就是找主题词)5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极端选项一般不选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67、明显不符合常识、伦理、逻辑、法律的都是错的8、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9、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10、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11、提问方式是“错误的”,要通读材料再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不正确的”12、语句排序先进行首尾句猜测,注意运用关联词判断。(也可以找出连贯的两句,然后排除他项,很多题目不知道首尾句也可以用此得出正确答案。)不能完全信任选项分布,选完读一遍才行或者看前三个顺序对不对13、如果一道排序题有2个以上的句子含有时间词只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考虑用时间去解题判断推理有关折纸盒的问题,可以借橡皮来解答。在橡皮的六个面上依次标上题干图形的小图形,再进行判断。2、定义判断,问符合的,建议在题目旁边打“√”;问不符合的,打“x”帮助解题3、类比推理,不能根据逻辑关系确定答案时,选形式最接近的.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到的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5、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6、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7、结论型推理题只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8、排除弱化项只、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9、图形推理图形本身变化不大的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10、图形推理题只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加等11、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12、立体图形推理一个面寻找特殊面,两个面看特殊面是否相对、相邻,三个面看时针顺序求同消去。13、除了一笔画,还有两笔画,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有别于其它考试的一种考试模式。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选择题垄断了所有题型,这其中不管是国考还是地方的省考,更以单选题为主。选择题对考生来说似乎是手到擒来,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每次的公务员考试中,均有大量的考生反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量大,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无法完成所有试题的正确解答,甚至于有些试题题干都没有时间去看,便稀里糊涂的选出了答案。很多考生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并不难,只是时间紧题量大,考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完所有问题。当考生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正确解答题目时,以免考生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这时便时使用的最佳时机。当然,何种解题技巧适用于那种题目,则需要考生灵活的处理。精英特速读可以给大家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在这里,先给大家总结一些万能解题技巧:一、排除法如果考生细心的话,便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在这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类选择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会轻易的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其实部分题考生即使不能直接通过排除得出答案,也可以减小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二、去同存异法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三、印象认定法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来选择答案。应试者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项选择项后,各选择项对于考生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有的较强,有的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因此,据此作出的判断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四、比较法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应试者可以将各选择项同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在解答多项选择题时,就要求考生将选项同题意要求作纵向比较,再将前一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选项进行横向对比,最后确定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一般经过这两次的对比之后,漏选或误选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五、猜测法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它靠的是运气,正确率相当小。这种方法只有当考生运用其他方法均不能找到试题的正确答案时才可使用。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考生的注意力和考试情绪。这种方法虽然是靠运气,有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以上五种万能解题技巧,归根结底,要想取得好成绩,平时认真复习训练才是根本的方法。在扎实的基础上结合灵活的方法,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如何个个击破 1、常识经常有听到别人说常识不要准备,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常识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靠临时突击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常识中有一部分题是无法准备的,但是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一些时政题、法律题等都是可以准备的,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去关注新闻,时政热点,因为这些很经常成为考试题目的,这样的分数丢掉是很可惜的2、言语理解言语分为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对于选词填空来说,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没什么可说的;对于片段阅读,平时做练习时没有必要去纠结每一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什么,而是应该关心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既然做错了,那么就是你做题的方法不对,试着换一种方法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多种方法比对之下,为什么之前的方法是错的,之后是正确的,那么在之后的做题中可以强化用下,这样久而久之,你做题的正确率也肯定会提高。3、数学运算及推理这是我最薄弱的环节,我的经验没有别的,重复性的运用方法和解题技巧,找到相同类型的题目,可以用同一种解题方法做的,做完之后要记得总结。这样的操作很枯燥,但确实很实用,至少在考场的时候不会因为想不起来而手忙脚乱的。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题是最不好做的,却也是最容易拿分的,毕竟只要不是蒙的,这些计算我做出一道题就是对了一道题,不像言语和逻辑,选出来了也无法百分百的肯定;好的资料分析运算方法也只是提供给你一个思路,需要不断地练习,把这种思路融入到你平时的运算中,只有这样,才真的可以在考场上把这些所谓的运算技巧使用出来,否则,即使你学了1000种方法,用不出来,还是没有。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可以先大概了解考试内容,找一下近几年考试的真题,了解一下题型和解题思路。多向他人询问,也可以去当地培训机构去了解一下,如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