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怎么才能做完题

feion1992024-07-27  4

2020山东潍坊公务员考试招聘专题网页链接第一问:为什么行测总是做不完题?

纵观所有公职类考试,凡是涉及行测科目的考试,行测试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平均每道题目的作答时间不足1分钟。就浙江行测而言,作答时间是120分钟,ABC三类试卷的题量均在120道以上,平均每道题目的答题时间不足1分钟;此外,还有涂卡的时间,算下来每道题目的作答时间就更少了,1分钟从读题到思考,再到准确作答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很多考生对于题目的答题思路不清楚,思考或者计算的时间很长,这样就必然导致行测题目答不完。

第二问:行测考察的就是短时间内要做大量的题吗?

从行测的测查要素来看,其主要测查考生的反应能力,阅读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数据加工能力等,这样的测查要素就要求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题目。所以短时间内作答大量题目便是行测的测查手段而异。

第三问:要怎么样才能尽量做完行测试卷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

第一、通过考前的合理复习,对行测试卷的结构、测查要素、题型题量都有充分的把握,对每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都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做题速度。第二、大量的刷题,先去做专项题目,每一类题目分开去做,做会做懂,再去做成套的试题和模拟题,做完后反复去理解自己做错的题目,并且复习对应的知识点,直到彻底消化吸收为止。第三、把握整个试卷的答题顺序,先去做自己擅长的题目,这样既能够提升正确率也能够节约时间,把不会的题目放到最后,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以快读阅读,半蒙半做也要全部涂卡完毕。

其次:就是要把握好开考前的几分钟,进入考场,监考人员会提前下发试卷,要求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码等相关信息,这时候填好上述信息后,其实就可以偷偷看题了,就大概能够多出3-5分钟时间。可千万别瞧不起这几分钟,作用大得很。

最后:作答行测试卷还要注意学会舍弃,俗话说有舍才能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行测考试。因为我们考试的终极目标是得高分,不是做完题,所以在考试时候要学会放弃自己不擅长的题目,可以放到考试的最后,用最少的时间作答该部分,把经历重点放在自己比较擅长或者容易得分的部分。这样看似是舍,实则是得,因为这样能够留给擅长的部分更充足的时间,提升正确率,提升得分。

公务员行测如何“有效分配时间+提高准确率”1、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优先的题型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当然要扬长避短。比如我最擅长言语理解和常识判断,最害怕数量关系,所以数量关系的题型我放在最后。2、花时间做好“言语理解”和“逻辑判断 、 定义判断 、 类比推理”虽然各省公务员行测的题目结构不一,但是“言语理解”和“逻辑判断 、 定义判断 、 类比推理”都是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且难度相对较小。大家一定集中精力把这部分做好,每题建议1分钟左右。3、“数量关系”每题最多安排1分钟如果你很擅长做数量关系题目,那就认真做好,每题建议1分钟左右。当然如果对数学题目没思路,我的建议是:果断跳过!4、“图形推理”和“资料分析“每题最多安排30秒“图形推理”和“资料分析“基本上有一定难度,建议花30秒看看情况,如果没思路,也是直接跳过为宜。5、“常识判断”会做多少做多少每个人的知识面大小不一,如果这次的行测里“常识判断”正对你的胃口,认真去做。当然如果都不知道,建议跳过。6、果断跳过不会做的题目,最后集中在答题卡上随意选一个答案对于选择去跳过的题目,我们直接在答题卡上(最后15分钟)一起随便选个”顺眼“的答案就可以了。注意不要去一味选择”B\C“,”A\D“也是要选择的。7、当监考老师提示只有15分钟的时候,立刻停止做题,直接填涂答题卡最后15分钟尤为关键,是填涂答题卡的最后冲刺阶段。无论此时思路怎么样,建议立刻停下来,全心全意来填答题卡!注意要检查一下答题卡是否有漏填的地方,是否错位?如果有这些问题,立刻去修改!

1.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做不完的原因。

都知道行测的题量很大,比如2020年国考行测真题的题量是地市级130题,省级以上135道题,时间是120分钟。大部分考生做不完行测试题的原因就是练习的量还不够,对时间不能很好的把控。遇到一些难题总是解不出来,还不懂得适时放弃,这就浪费了很多时间。

2.行测试题做不完怎么办?

知道行测试题做不完的原因,就有办法解决问题。如果是第一个原因,那很简单,继续多做题就好了。至于第二个原因就需要多总结做题方法了,如果不注意总结,做再多也没用。

这里说的总结做题方法有两方面:

第一,学习解题思路。很多题目确实不会,或者自己的答题方法太复杂导致花费的时间太长,这样的题目就需要记录下来,去网上看视频,看名师讲解学习类似题目的解题思路,然后自己总结,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来答题。

第二,安排好做题顺序和方法。这里主要说的是答题顺序的安排和合理放弃错误率高用时又多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能够了解自己的强弱项,所以在考试时,可以先做简单的、分值高的、正确率高的题目,把用时较长还没有把握的题目放到最后做。先把能拿到的分拿到手。

如果害怕自己打乱顺序做题后会漏题或者涂错卡,可以按照顺序做题,但是要把握好时间,每道题的时间不要超过1分半,超过后就根据直觉或者筛选方法先选一个答案,并且做好标注,然后继续下一题。这样可以保证做完所有题目,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再回过头来去思考标注的题目。公务员备考需要循序渐进,希望考生们都能耐下心来,注意总结,考个好成绩。

公考题量大,一般的人练习较少,方法欠妥,做不完很正常。但也有补救方法。首先,先做自己擅长的题型,从易到难依次展开做。其次,平时多加练习,练习出感觉和节奏,做不完的题就会减少,练到一定程度,大概做不完的题没几个了。再次,对于完全没有头绪不会做的题,可以适当放弃(比如数学)最后,祝你好运

话说做题,很多人都知道题海战术,也知做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并拓展知识面。但是为什么还要再谈“做题”呢?在说明原因前,向大家问一个问题,就拿真题来说一般大家会做几遍呢?肯定有人说一遍,有人说做了好多遍,那也有人说一般做三遍。很好,那为啥说一般要做三遍呢?怎么做才能使得效果最佳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里要解决的问题。一个题目做三遍,是不是当时就重复三次做题的这个工作吗?不是的!做三遍指的是分三个不同的阶段来做。下面来进行仔细分析一下:例1: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单开甲管6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乙管8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丙管12小时将满池水放完。现在按甲、乙、丙、甲、乙、丙……d的顺序轮流各开一小时,问多少小时才能把空池注满?第一遍,了解题目所属题型、特征、涉及知识点以及难易程度。即看到这道题能够知道这是一道工程问题的题目,核心公式是“工程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并且这道题涉及到交替合作完工问题,题目不是很难,但是计算量稍大一点。因此,当你做第一遍时基本上了解了该种交替合作完工的题型的特征和做法,但是对其核心部分可能总结不够。在后期做题中还是会遇到其他同种类型的题目,只是可能数据或者背景不同。第二遍,要在第一遍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题目的核心 ,总结这类题型的做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这类题型的拓展题型。当第二次做这个题目时,不能回顾式做这道题,而是应该从更深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这道题。这套题是属于交替合作完工中的“青蛙跳井问题”,这类问题在做时要区分与一般的交替合作问题。不仅要分析出最小工作周期以及周期效率,还要注意预留问题,即要防止在交替合作中最后已经完成工作的情况下还在继续工作,因此一定要预留一个周期里最高的效率值。其次,做这类题基本上可以使用特值法,通常都是设工程总量为条件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后,要注意真实需要多少周期以及需要多少时间。第三遍,在前两次的基础上,基本上已经了解和总结了这类题型的特征和设计知识点以及做法,那么这一遍则需要进一步将理论拓展到工程问题中有哪些考点。工程问题中有普通工程问题、合作完工问题、交替合作完工问题,其中我们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方程法、特值法、比例法、公式法。这些题型中稍微比较特殊的包含有多劳力合作完工问题,青蛙跳井问题,这类题型的做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这也是需要了解的。因此,做题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三个层面,那么我们就会达到由题到点再到面,不仅回国理论知识点、方法,还会学会总结和归纳,从而达到做题的真正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gwy/10570942